食物成癮,,借用“成癮”這一機制,來解釋長期對食物超乎尋常的癡迷,,和進食行為的不能自控,,通常表現(xiàn)為暴食,、長時間進食等等,在臨床上被歸為進食障礙,。據(jù)相關研究統(tǒng)計,,近年來,食物成癮者人數(shù)持續(xù)增加,,只有少部分患者會就醫(yī)或去心理機構治療,,沒有辦法得知具體人數(shù)。很多食物成癮者選擇獨自承受,,或自行尋求克服的辦法,,他們能獲取信息的渠道少,擁有的社會支撐很弱,,甚至難以得到身邊人的理解,,如受訪者小拉所說:“這是一個沒有陽光照到的地方?!?/p>
?
從節(jié)制到失控
幾個月前,,奶酪又一次站在體重秤上,看著指針從去年的72.5轉(zhuǎn)到60的位置,,他感到愉悅,。對身高180cm的大男孩來說,這個體重有些太輕了,,可他喜歡骨感的瘦,,身上不留一點脂肪。偏瘦帶來的低血糖讓他上六樓都頭暈,,他也沒有停止對飲食的控制,,每天主食只有兩片面包,零糖,、低碳水,。乘高鐵時,旁邊座位的人給他讓道,,擔心他進不去,。他擺擺手,“沒事,,我瘦,。”他把這段對話發(fā)在了朋友圈里,。
回想這段時間,,他自嘲地說:“當你站在體重秤上,嘴角露出微笑的時候,你絲毫沒有意識到,,你內(nèi)心的惡魔已經(jīng)對你笑了,。”
在隨之到來的暑假,,他毫無征兆地開始暴食,。第一次暴食后他想要去控制,第二天他嚴格地輕斷食,,可第三天又會暴食……減肥和暴食成了主觀意愿與身體需求之間的抗衡,,他越想控制飲食,身體越清晰地渴望食物,,“在暴食的情況下,我才能去吃我減肥時不能吃的東西,,暴食的時候才會毫無顧忌地吃東西,。”
他隱隱覺得,,他已經(jīng)很難去停止這個循環(huán)了,。
第一次暴食,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很突然,,像夏季不期而至的臺風,,剛來時微風涼爽,你不會抗拒,,而當它演變成席卷一切的狂風時,,你已經(jīng)無法逃離。
時隔五六年,,小拉依舊記得第一次暴食的那個下午,。大二暑假,她走在人跡寥寥的校園里,,路過小賣部,,已經(jīng)節(jié)食一段時間的她突然很想吃點什么。她就買了一樣東西,,然而吃完后,,事情失控了。
買食物的念頭瞬間占據(jù)了整個大腦,,她把目之所及的所有店鋪都買了一遍,。“那個時候我的眼睛已經(jīng)看不到周邊的人了,,只會看我視線內(nèi)有哪些是可以吃的,。”她帶著一盒炒飯,幾大袋零食,、飲料回到宿舍,,先從辣的開始吃,再用甜的食物解辣,,吃膩了開始吃咸的,,吃到惡心之后開始罐飲料。到實在吃不下了,,她撐著肚子趴在床邊哭了出來:“我不知道我為什么會這樣,,我明明只想吃一點點,我不知道我為什么控制不住……”
“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嗎,?我哭了20分鐘以后,,肚子沒那么脹了,我居然沒有把我吃剩的扔掉,,我把它們又拿起來吃完了,。”
像奶酪和小拉這樣因為節(jié)食而暴食的人很多,。北京市海淀區(qū)精神衛(wèi)生防治所韓煦醫(yī)生對此毫不意外:“過度控制和失控總是在同一個維度的兩端,。”她提起二戰(zhàn)時明尼蘇達大學進行的一項關于人類饑餓的實驗,,大多數(shù)被試者在食物短缺的時候,,會表現(xiàn)出對食物的癡迷,收集菜譜和美食圖片,,不停地嚼口香糖,。
“明尼蘇達實驗告訴我們,如果曾經(jīng)有飲食控制的經(jīng)歷,,更容易在壓力面前暴食,。”
更極端一點的人,,控制不了暴食,,也放棄不了減肥,會在每一次暴食后催吐,,醫(yī)學上將這樣的表現(xiàn)歸為神經(jīng)性貪食癥,。私下里,他們被稱為“兔子”,,小拉在暴食貼吧里遇到過很多:“肚子撐的時候,,我得熬上幾個小時,我是不能動的,?!米印缘迷俣?,都可以把它吐出來。他們會想,,我這次稍微吃多了一點,,我索性吃得再多一點,反正我今天就把它‘生’了,,明天好像又是從零開始,。”
?
是享受,,還是依賴,?
節(jié)食后的暴食讓奶酪的體重不減反增,他不再逃避糖分和碳水,。但情況沒有好轉(zhuǎn),,他更依賴用吃去發(fā)泄自己的情緒了,“這是有生理性原因的,,吃的時候,,大腦中生成血清素,情緒會變得積極,。”
在小拉看來,,“吃”對情緒的緩解可以更簡單地理解為:“我心情不好了,,我不想思考,慢慢你的注意力只會從思考的層面變成我要咀嚼,,因為你咀嚼的時候其實不用思考,,你一直在嚼,就完成這個簡單的動作,?!?/p>
Kathy一沾糖和面粉就會失控,但她更迷戀的是暴食給她帶來的精神體驗:“我并不是有多喜歡面粉和糖,。但不吃面粉和糖的時候我會慢慢窒息,,我要做得很好,有這種完美主義的傾向,,感覺活得非常難受,,情緒就被堵塞了,我需要一個徹底像葛優(yōu)躺一樣的完全放松,,把自己攤開了的那種感受,。暴食可以給我那種感受,我追求的不一定是這個物質(zhì),,而是這個物質(zhì)給我?guī)淼木裆系霓D(zhuǎn)變,。”
容易暴食的人的情緒問題多比一般人嚴重,容易恐懼,、懷疑,、不安,他們調(diào)控情緒的能力更弱,?!俺浴敝煌荆旖荻奖?,使得他們很難再想用別的方式來緩解壓力,,長此以往,也很難去解決實際的問題,?!熬o張就暴食,吃完覺得內(nèi)疚和后悔,,永遠不用處理緊張,。他們解決情緒的速度太快了,畫畫,、唱歌太慢,,根本比不上食物,耐受度逐漸降低,,久而久之就成癮了,。”韓煦醫(yī)生解釋,。
在暴食行為發(fā)生以前,,Kathy吃一袋卷餅能滿足,現(xiàn)在她需要吃上十份外賣,??墒浅允萃赓u的時候,心里明確知道自己是“有問題”的,,吃得越多,,對自己的厭棄感會越重?!拔液蠡?,我非常痛苦,我得催吐,,看著鏡子里的自己,,覺得太惡心了、太難受了,,你不會出門,、不會換洗,,非常臟。到最后我特別討厭自己,,非常反感自己那個樣子,,完全喪失了對自己的尊重,失去了做人的尊嚴,,生活中有價值的東西都分崩離析了,。”
超乎常人所想的是,,這種厭棄感不會使人停下來,,反而有可能將暴食者推入更深的深淵,因為所有情緒都會通過食物來處理,,無論是沮喪,、失望、難過還是憤怒,,陷在情緒里的他們沒辦法自己停下來,。小拉在暴食的時候會經(jīng)歷“愉悅—自我懷疑—憤怒”的過程,“稍微吃多一點的時候,,我覺得我好像有一點控制不住自己了,,但動作不會停下來。我隱隱發(fā)現(xiàn)這一次是失敗的,,我只是想去證明,,結果發(fā)現(xiàn)果然我又沒有成功。我會對自己感到生氣,,覺得自己就是不行,就是不好,。一邊哭一邊問自己,,上次說好了不這樣,你這樣吃完是不開心的……到后來吃已經(jīng)不是很重要了,。我的憤怒一直在燃燒,,這個情緒推著我一直在吃,用吃來證明自己無能,,用吃一直懲罰自己,,讓自己難受?!?/p>
如果上癮的對象換成酒和香煙,,人們會更容易接受,能理所當然地認為是酒精/尼古丁讓“我”上癮的,,不會對自己有這樣強烈的厭惡,。食物的迷惑性在于它對于人來說是必需品,,正如空氣和水一樣,沒有人在正常情況下會控制不了自己呼吸的頻率,,因此當進食失控時,,沮喪會鋪天蓋地砸下來,“你連吃都控制不了,,你還能控制什么,?”暴食者最終承認自己對食物無能為力,往往需要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掙扎,,這是一種潰敗,,也是救贖的開始。
然而,,從承認到改變并非水到渠成,,奶酪覺得很多人甚至不想改變:“像我這樣,有躁郁癥,,如果每天吃想吃的東西就能高興,,我為什么不這樣做?改掉了暴食,,我的生活也不會好到哪兒去,。生活的意義對我來說在哪兒呢?”
?
走出封閉圈
孤獨給暴食者戒除食物的難度更添一層,,痛苦在內(nèi)心秘而不宣的角落獨自發(fā)酵,,長上青苔,陽光變得更難抵達,。
小拉在暴食貼吧里遇到的大多數(shù)是高中生,、大學生和研究生,也有很多畢業(yè)工作第一年的上班族,,“相對在人生比較孤獨的那幾個點,,心智不是很成熟的時候……走在路上,看上去你跟別人是一樣的,,但只有自己知道私底下自己狼狽的這一面,。”他們暴食的時候,,通常會避開其他人,,大家一起聚餐時,吃得比其他人都少,,甚至只是象征性地吃幾口,。真正的進食是在散席后,一個人長達幾小時的狂歡,。
他們也很難與父母,、朋友談論自己的問題,,被問及有沒有尋求過理解時,奶酪,、小拉和Kathy都表露出失望的情緒,。
小拉說:“其實你想告訴對方情感上的需求,但父母通常會簡單地解剖你這個行為,,‘你不要減肥,、不要吃太多?!蚁胱屗麄冎?,我不僅僅是這個行為控制不住,我還控制不住我的情緒,,控制不住對自己的厭棄,。這個情緒你希望有人能理解,關愛到你,,但別人只會把它當作一種行為,。”Kathy的經(jīng)歷類似:“我跟我媽,、朋友說過,,但他們沒有理解我,覺得你就是管不住嘴,,意志力太差,。”
在社交網(wǎng)絡上聚集的暴食者,,大多如此,,在現(xiàn)實里得不到理解,或者干脆不敢訴說,,匿名在網(wǎng)絡上尋找同伴,。奶酪在B站上傳自己講述暴食經(jīng)歷的視頻,下面總會有很多人回復,,“我也是?!备嗟娜擞梦淖值姆绞皆谫N吧,、豆瓣上傾瀉自己的感受,那些暴食,、催吐后虛弱躺倒的脆弱瞬間,,一個人很難承受。
即使那些意識到應該就醫(yī)的家長,,依然不能很有效地與暴食的孩子溝通,。韓煦在基于家庭的進食障礙治療中接觸過大量家長,,“很多家庭里,媽媽是水母型或袋鼠型的,,有過度保護的傾向,,會覺得這個病是我養(yǎng)育不好造成的,她們幫孩子照料好一切,,實際上也是一種控制,。而爸爸是鴕鳥型的,想要去逃避,?!睙o論是控制欲強,還是想逃避,,他們都會希望這件事快點過去,,于是會把這個病癥簡單地歸因,是孩子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其他的原因,?他們太想要一個答案了,有了答案,,事情就很容易解決,。可是這個病癥的原因是多發(fā)的,,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糾纏在一起,,不能一朝一夕間療愈?!?/p>
“中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患者父母產(chǎn)生了一種過度積極的應對方式。我的感受是,,他們本身也是過度控制的人,,他們沒有辦法不積極??墒翘e極了不是一件好事,,他們不太理解這是一個慢性病,很多家長難以接受這件事,。一方太想讓一方好了,,一方不想,就會引起家庭沖突,,爭吵,、暴力行為是很常見的。”
Kathy想到去求助自發(fā)性的團體,,同樣經(jīng)歷的人可以互相理解,,并且團體間的成員聯(lián)系會比網(wǎng)絡上來去無影的網(wǎng)友更為緊密。輾轉(zhuǎn)幾次,,她加入了食物成癮者康復無名會(Food Addicts in Recovery Anonymous,,以下簡稱FA),Kathy在這里學會了如何與食物相處,。她找到了自己的助幫人,,一個對抗食物成癮經(jīng)驗豐富的會員。每天,,助幫人會與她一起制定飲食計劃,,在她情緒失控、想要暴食的時候幫著把她拉回理智,?!拔业谝淮握业街鷰腿耍艺f你得這么吃,。我感受到干凈,,我以前一直覺得我是垃圾桶,什么臟的東西都往里面倒,,第一次我覺得我可以變成一個干凈的人,。”
除了助幫人以外,,F(xiàn)A的會員可以在任何無助的時候給其他會員打電話,。加入FA多年的張平靜認為,對食物上癮的主要原因是太以自我為中心,,所以需要通過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問題,,“這個病會破壞所有關系,讓人被孤立,,我見過很多食物成癮者,,最后一個人關在屋子里,拉著窗簾吃東西,,所有的生活都被體重,、食物和自己占據(jù)。這個病是如此強大,,你需要同樣強大的后盾支持你,。”
他們共同遵守一套戒除癮癥的12步驟康復計劃,。除了包含承認自己對食物無能力為、徹底檢討自己過去的錯誤以外,,很多步驟旨在讓暴食者主動與身邊的人產(chǎn)生連接,,無論是向他人承認自己的錯誤,,還是對曾經(jīng)傷害過的人做彌補。Kathy在做彌補之前很不能理解,,“我想他們肯定都原諒我,,我看不到做這個彌補的意義?!痹谥鷰腿说墓膭钕?,她準備了一篇要對媽媽說的話,背了二十多遍,,在一個晚飯后的散步時間喊住媽媽,,媽媽的第一反應是逃避,害怕從Kathy口中聽到壞消息,。Kathy當即拋下所有準備好的話,,只向媽媽保證以后會盡力不去傷害她,然后給了她一個擁抱,。
做完這些后,,Kathy突然意識到,重要的不是她要對媽媽說什么,,而是在回想從小到大跟媽媽發(fā)生的所有事情的過程中,,她努力去理解媽媽,看清和媽媽之間的關系,,深刻地檢討自身的問題,。以前她和家人的關系不好,父母都不知道她的病癥,,現(xiàn)在媽媽會跟她開玩笑,,“啊,我要去旅游,,可惜你不能跟我一起吃好吃的,。”
“這12個步驟其實是一個精神改變,,康復計劃里說幫助別人,,少想自己。書上面說,,自私自利是我們的根本問題,,正常人沒有像我們一樣癡迷于自己的情感。屁大點事兒就去暴食了,?!盞athy現(xiàn)在的工作是給自閉癥的兒童上課,她喜歡并且感恩這份工作,“第一次讓我沒有每天想自己了,,想的是別人,,挺‘救命’的?!?/p>
?
這個社會,,對吃的熱愛與對減肥的追求并存
目前沒有研究能具體說清楚食物成癮的成因。能達成共識的是,,它是涉及生理,、心理的疾病。遺傳,、性格,、家庭、社會文化等因素都可能致病,。
張平靜在30歲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對食物上癮,,那一年她生完第一個孩子,陷入產(chǎn)后抑郁,,“雜志上說吃巧克力能讓人有幸福的感覺,,吃蛋糕也可以,我就去吃巧克力夾心蛋糕,?!鄙钪猩晕⒂胁豁樞牡氖虑樗蜁裕瞎珜λf了一句話讓她不高興,,會想到吃,;路上有熟人沒跟她打招呼,也會想到吃,。然后她發(fā)現(xiàn)她戒不掉糖分和碳水了,。她稱自己是“grazer(吃草的動物;食草者)”,并非指她是素食主義,,而是形容她會像羊一樣不停地吃,。
她認為食物成癮更多是由于基因,“很多人有食物成癮的基因,,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事,,但被引發(fā)了也沒有辦法,就會一直上癮,?!币簿褪钦f,在成癮前,,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會成癮,??墒窃诔砂a之前,誰會對食物保持警惕呢,?食物的確能夠生成給人帶來幸福感的物質(zhì),,許多人心情不好時,會想到吃點什么來排解,,正如“沒有什么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奶酪覺得現(xiàn)代人對食物沒有以前那么敬畏了,,所以會拿食物當發(fā)泄的工具,,“這是一個合理、合法,、合情又能被人理解的方式,,現(xiàn)在人覺得心情不好和吃有天經(jīng)地義的聯(lián)系,很容易被人理解,?!?/p>
即使不能自己吃,看吃播視頻也成了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
網(wǎng)上吃播的視頻博主比比皆是,,最高的點擊量能達到單集千萬,其中不乏很多美女博主,。小拉有些不贊同:“如果本身就吃很多,,是真實的平時的量,那放視頻是他的自由,。但我不想看到很瘦的女生,,很夸張地吃那么多。她好像在往外面釋放不太好的信息,,就好像誰可以吃到這么多一樣,。這其實是一直在放大吃的快感,暴食者最怕的就是只看得到食物,,人應該享受食物,,而大胃王傳遞的是量大的觀念?!?/p>
與吃播視頻相呼應的是減肥教程,。在網(wǎng)上,它們同樣火爆,?!艾F(xiàn)在審美的標準是瘦?!蹦汤覐男【陀行┤飧?。他記得小時候按微微鼓起的小肚子,,看著它彈回來甚至是一件有趣的事,而現(xiàn)在這成了他的夢魘,。只有在他減肥最成功的那幾個月,,他才沒有小肚子,開始暴食后,,脂肪又回來了,。
奶酪逐漸接受自己的暴食,但他還是想回到?jīng)]有小肚子的時候,?!叭绻┦巢粫值脑挘l愿意去改善暴食,?催吐會影響健康,,但沒有人真正在乎健康不健康,我們這個歲數(shù)的人都認為自己不死,?!?/p>
在暴食反復發(fā)作一年半后,小拉開始用運動來發(fā)泄不好的情緒,,用健身代替減肥,,她成了一名健身教練。太多人跟她說“我想擁有維密模特那樣的身材”,、“我想有像某個明星一樣漂亮的肌肉”,,她慢慢意識到,為什么人們要追求所謂的理想身材,?難道不應該接納自己嗎,?“國外開始反對讓身材很好的人去當廣告模特,雖然他們很漂亮,、身材很好,,但同時在傳遞信息——美好的人、女神就應該是這樣子,,他們沒有明說,,但所有模特都是腿很纖細、沒有贅肉,,這種審美根深蒂固,。我覺得所有的暴食者就是不能接納自己,所以才想我要節(jié)食,、我要減肥,。他們覺得女孩子天生就是要瘦的,不然穿衣服不好看,,他們的標桿不是快樂,、自信的自己,。”
采訪到最后快深夜了,,奶酪對我說:“我感覺我明天就會暴食,。”我不知道這個時候該說什么,,是安慰還是該勸阻,。我想到Kathy這個時候已經(jīng)給助幫人打完電話了,或許正在進行每日睡前的閱讀,;小拉下班回家,,或許再一次接到學員的求助電話,然后她對對方說:“你得學會接納自己,。”
?
(感謝文中所有受訪者,,為保護隱私,,Kathy、小拉,、奶酪,、張平靜皆為化名。參考資料:《中國進食障礙防治指南》暴食癥康復指南》《進食障礙患者父母的生命質(zhì)量及相關因素》《《行為上癮》《為什么我們會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