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2005年,,李心田在濟南洪家樓第二小學和學生交流
?
作家李心田喜歡看足球比賽,認為足球兼具力與美,,還有懸念,。“很多進球看似偶然,,其實是必然,,能從足球里看到哲學上的東西?!彼o報紙寫球評,,但不喜編輯改動自己的稿子。他寫過一篇“米盧誤國足,,國足又誤米盧”,,編輯改了題目發(fā)出來,他覺得沒勁了,。
足球比賽的刺激與他晚年生活的平靜形成對比,,他曾送給記者一首《自畫像》,稱之為“無奈狀”,,上寫:“心頭何時生綠苔,,月有三千志已衰。盤中有魚花錢買,,出門無車不彈鋏,。人言平安即是福,我知糊涂能免災,。閑來課孫讀《論語》,,之乎者也矣焉哉?!?/p>
人生的最后階段,,他過得很有規(guī)律,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他每天早上都去爬山,,中午喝上半杯酒,他寫了一首詩:“晨起山前百步走,,午間桌上半杯酒,。天南地北閑扯淡,,海闊天空逍遙游?!?/p>
兒子李禾稱,,父親和他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風格一樣,平和,、樂觀,、簡單、純真,,“平時睡覺臉上都掛著微笑,。”
李心田性格與他的人生輝映,。1929年,,他生于江蘇,少時曾讀小學,、私塾,,14歲失學到徐州百貨商店當學徒,期間嘗試文學創(chuàng)作,;1950年9月考入華東軍政大學山東分校,,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秋畢業(yè),,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八文化速成中學教員,,濟南軍區(qū)文化部干事,濟南軍區(qū)前衛(wèi)話劇團創(chuàng)作員,、創(chuàng)作室主任,、副團長;1957年正式發(fā)表文學作品,,發(fā)表和出版過大量小說、話劇劇本,、電影文學劇本,、散文、詩歌等,,逾400萬字,。
1971年,他的小說《閃閃的紅星》出版,,這部名著累計印數(shù)達數(shù)百萬冊,,在我國文學與國際交流并不密切的上世紀七十年代,這本書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在全球傳播,。進入21世紀,,李心田仍然會收到美國讀者的來信。
根據(jù)這部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成為一代人的共同記憶,。電影插曲《紅星照我去戰(zhàn)斗》成為經(jīng)典歌曲,。2011年,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0周年,,這部小說被11家出版社重印,,主角潘冬子、反派胡漢三等人物的名字至今仍在流傳,。
李心田先后出版了八部兒童小說,,在《閃閃的紅星》之前,他已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兩個小八路》,。之后還著有《跳動的火焰》《屋頂上的藍星》等六部作品,。
對知識分子命運的思考成為李心田后期創(chuàng)作的重要內(nèi)容,他著有長篇小說《尋夢三千年》,,從古代的周公旦寫到現(xiàn)代的周恩來,,涉及孔子、屈原,、管仲,、嵇康等人的命運,借此呼吁中國知識分子從“皮與毛”的關系中掙脫出來,,彰顯自己的獨立人格,。另一部作品《結(jié)婚三十年》以婚姻為線索,反映新中國成立后文化人的命運遭際,。
縱觀李心田作品,,記錄時代進程是貫穿始末的統(tǒng)一主題。在文學發(fā)展艱難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受益于觀察和書寫,,將之延續(xù)到往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山東大學教授馬兵接受媒體采訪時評論:從 1957 年在《文藝學習》上發(fā)表《我的兩個孩子》開始,,李心田先生筆耕不輟幾十載,,兒童文學只是他創(chuàng)作起初的選擇和日后寫作的重要向度之一,但他400 萬字的創(chuàng)作,,題材涉及軍事斗爭,、社會萬象、家庭婚姻,、文化哲思多個層面,,且其新時期以來的創(chuàng)作,完整參與了上世紀 80 年代從傷痕到反思到改革文學的歷程,,尤其是其改革題材的小說,,以對改革現(xiàn)代性觸動的異化現(xiàn)象細致的體察,,對“邊際人格”的塑造和一種“省世”的清醒情懷,拓寬了改革文學的書寫領域,。
2009年,,李心田獲得中國作家協(xié)會頒發(fā)的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60年榮譽證章和證書。在同年舉辦的“李心田創(chuàng)作60周年座談會”上,,他朗誦了一闕《沁園春·八十抒懷》,,“高山流水,晚唱漁舟,。東籬賞菊,,南山悠悠。人間瑣事一邊丟,!更喜他,,看清水盆里,老態(tài)不丑,?!苯衲晔撬麖氖挛膶W創(chuàng)作第70年。
2019年7月3日,,李心田逝世,,享年91歲。
?
《閃閃的紅星》
1961年,,李心田出版了中篇小說《兩個小八路》,,講述兩個小八路軍孫大興與武建華協(xié)助地下黨員完成打擊敵人任務的故事。該書責編李小文約李心田再給孩子們寫一本書,,李心田開始創(chuàng)作《閃閃的紅星》,,1964年完成,當時的書名是“戰(zhàn)斗的童年”,。
《戰(zhàn)斗的童年》講述的故事發(fā)生在紅軍長征時期的柳溪鎮(zhèn),,1934年秋,紅軍主力被迫撤離中央根據(jù)地,。潘行義隨部隊轉(zhuǎn)移,,臨行前,他給兒子潘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在這顆紅星的照耀下,潘冬子積極參加對敵斗爭,。他一路被反動分子圍追堵截,,一次次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死里逃生。他加入了解放軍,,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父子團聚,。
李心田曾多次對媒體回憶這部小說的寫作過程。他在部隊速成中學當教員期間,,軍區(qū)司令員許世友兒子許光,、政治部主任鮑先志兒子鮑聲蘇都曾跟他上學,長征前,,他們留在家鄉(xiāng),,全國解放后才找到父親。江西根據(jù)地有一個紅軍的兒子,,父親長征時,,他只有3歲,6歲那年,,母親被白匪殺害,;母親被殺害前,曾給兒子一頂紅軍的軍帽,,帽中有父親的名字,;解放后,兒子拿著這頂帽子找到了父親,??箲?zhàn)時,膠東有個17歲入黨的女青年,,入黨的第二天被捕,,后來被敵人活活燒死了。小說主角潘冬子是這三個故事的結(jié)合,。
最初,,李心田受作家張?zhí)煲硭鲝埖摹拔膶W要表現(xiàn)人性”觀點影響,寫了孩子與親人的生死離別,。1966年春,,迫于當時的形勢,李心田連發(fā)兩封信,,將書稿要回,。后來,李心田所在的文工團要求創(chuàng)作人員把所有作品上交,。他交出了《戰(zhàn)斗的童年》草稿,,被當眾焚燒。但上交前他冒險留下了謄清稿,。
197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恢復工作,編輯謝永旺到濟南約稿,,李心田把《戰(zhàn)斗的童年》給他看,。謝看后第三天即告訴李心田,,個人認為可用,但要帶回去研究,。研究過程繁雜,,社里集體研究,還要請社外權威人士看,。當時主持社里工作的王致遠頂住壓力,,決定出版。謝永旺著手編輯,,希望李心田改個書名,,李心田提出“閃閃的紅星”,1971年正式出版,。
不久,,報紙上發(fā)表了原北京市教育局長、兒童文學作家韓作黎的評論,,稱《閃閃的紅星》是兒童教育的好教材,。中央廣播電臺連續(xù)廣播的這篇小說得到官方和媒體的肯定。之后,,全國18家出版社來要印書紙型,。小說被譯成英、日,、法,、越等文字。
小說流行后,,八一電影制片廠決定改編拍攝,,由陸柱國、王愿堅,、李心田,、王汝俊、曹欣和陳亞丁集體創(chuàng)作劇本,。以陸柱國初稿為底本,,一章章、一節(jié)節(jié)反復研究,,再由王愿堅梳理定稿,。李俊、李昂擔任導演,,祝新運飾演潘冬子,。
作曲家傅庚辰仔細研究劇本后,覺得應該增加一段男高音獨唱,在“竹排流水”一場戲找到了唱歌的位置,。宋大爹劃船送潘冬子進姚灣鎮(zhèn)做地下工作的片段,演員沒有對話,,只有亮麗的景物,。在這里劇本上有16個字的文學描寫:“兩岸青山,一灣綠水,,一葉竹排,,順流而下?!?/p>
據(jù)李心田生前回憶,,傅庚辰向李俊導演提出自己的想法,請當時正在攝制組蹲點的八一廠文學部主任王汝俊執(zhí)筆寫歌詞,,王汝俊當時曾問傅庚辰這首歌詞怎么開頭,,傅庚辰脫口而出:“小小竹排江中游?!蓖跞昕懗龈柙~初稿,,傅庚辰當天即寫好歌譜,插曲《紅星照我去戰(zhàn)斗》由此誕生,,與《十送紅軍》《八角樓的燈光》《八月桂花遍地開》等當時歌頌紅軍的歌曲一同流行,。“插曲是李雙江唱的,,他一唱,,馬上就火了,電影還沒放,,就感染了好多人,。歌詞好,譜子好,,唱得好,。”李心田回憶,?!靶⌒≈衽沤辛鳎∥∏嗌絻砂蹲摺备柙~與旋律流傳至今,。
電影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力:看罷此片,,朱德為外孫女寫下“閃閃紅星”四個字。坦桑尼亞的一個鐵路建設工地,,晚上放《閃閃的紅星》,。看完電影后,當?shù)毓と烁吆?“向潘冬子學習,,把鐵路建設好,。”
“潘冬子的父親長征了,,母親犧牲了,,從小種下革命根芽的孩子,是群眾掩護他成長,,他身上流淌著黨的血液,,黨是反對壓迫、反對剝削的,,是為窮人的,,所以他必然向往革命,并甘愿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他從小就沐浴在黨的光輝里,他是很陽光的小英雄,。撫今追昔,,我們更應該緬懷我們的先輩們。小說被介紹到朝鮮,、越南,、俄羅斯、日本,、英國,、羅馬尼亞等十幾個國家,這說明,,英雄少年反抗壓迫,、追求正義的舉動,是人類共通的東西,?!崩钚奶锟偨Y(jié)《閃閃的紅星》受歡迎的原因。
?
電影《閃閃的紅星》劇照
?
永不安分的心田
除去《閃閃的紅星》,,李心田作品《兩個小八路》《跳動的火焰》也都被改編為電影。他的文章《夜間掃街的孩子》《兩只蟋蟀》《我的兩個孩子》《哥哥放羊我拾柴》《含淚的微笑》《鄰人之子》《掃樓梯》《歡迎別人勝過自己》《分糖》等,,都在少兒題材上下功夫,,他稱自己在作品里教孩子們真善美,。
《閃閃的紅星》光芒太盛,,使得李心田的其他作品容易被忽視。70年來,,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小說、詩歌,、戲劇等,馬兵稱他能將童真盎然的“天真之歌”與凝重辛辣的“經(jīng)驗之歌”交相吟唱,。90年代,,李心田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銀后》,,描述了一位電影明星的傳奇經(jīng)歷,,揭示了其情感體驗和港臺文化進入內(nèi)地的時代背景,。
在長篇小說《尋夢三千年》后記中,,李心田寫道:“本想無拘無束地寫一本書,,寫中國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心懷,,寫他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tǒng)范式,,想從古代周公寫到當代周公,寫他們沐風櫛雨,,跋涉三千年做著一個共同的夢。而且是想呼喚中國知識分子從‘皮與毛’的關系中掙脫出來,,建立自己的獨立人格?!边@成為他后期作品的重要脈絡。
《結(jié)婚三十年》描寫了文工團劇作家司馬龍與畫家杜鳳舉的故事,,從他們1953年結(jié)婚至1983年,30年間經(jīng)歷的坎坷,,旨在歸納同時代人的“愛情悲喜劇”,揭示特殊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生存環(huán)境,。李心田曾在給好友呂家鄉(xiāng)的一首詩中寫:“艱難困苦成磨礪,,三十年后一茍活,。”
“我們這一代人,,比較認真,感覺一本書能告訴人一些事情,,提供一定的智慧、信息,?!痹诶钚奶锟磥?,這兩本書能告知人們一些信息,。
82歲那年,李心田開始寫長篇小說《風箏誤》,,初衷仍是寫人性,“一個人想做壞事,,自己又不敢貿(mào)然去做,,為了逃脫責任,把風箏的線交到別人手上,。人到底是善是惡,只在一念之中,?!毙≌f的最后一章只有四句話,,其中一句是:“不要踐踏鄰家的花園,。”2012年,,李心田摔傷腿,住院治療期間仍然思考著如何修改這部作品,。完稿后他十分激動,,認為這是“超過生育年齡的老婦,,忽然抱出一個又白又胖的大小子,。是桑榆梢上抹過的一道紅暈”。呂家鄉(xiāng)稱李心田“有一片憂國憂民,、勇于探索的心田;又有一片爭天拒俗、永不安分的心田”,。
談及堅持創(chuàng)作的原因,李心田多次表示:我家門口有一條小河,,河里的水在流動著,,我的寫作生命在延續(xù)著,,當河水停止了流動的時候,,我的生命就要終結(jié)了,。”他若有所思,,“現(xiàn)在河里的水已經(jīng)不流了,但我活著不做事可不行,。年輕人可以從我的成功或者失敗中吸取一些東西,?!?/p>
????? ???????????
???????????????? (實習記者宮健子,、李艾霖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