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棄的感覺,,每個人或多或少有過體驗,?;蛟S是觥籌交錯之后,,和一行人在地鐵站揮手分離,、獨自走向相反的方向,,那種突然脫離人群的淡淡失落。這失落可以用投入到手機的朋友圈迅速填補,。
或許是面對談論星座八卦的同事,想開口談論昨晚令自己興奮不已的小眾電影,,可話到嘴邊卻開不了口,。這焦慮和孤獨很難迅速消除,但也不見得令人無法承受,。
真正令Y魂牽夢繞的,,是一種難以抵抗的隔絕和壓迫感。這感覺來自一扇門,。金黃的邊框閃耀著,,吸引Y一步步靠近,門的打開非常突然,,讓人驚跳,。
門里是吵鬧的教室,小學三年級的Y獨自坐在課桌上,,周圍的喧鬧似乎與她無關,。她在用圓規(guī)雕刻桌上的圖畫,全身心地投入到雕刻這件令人沉浸的事情里,,一步步實現她腦海里最美的圖景,。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Y感覺自己特別喜歡拿起尖銳的工具,,去雕刻手頭任何可塑的物品,。看著一個個物件被塑造成自己想象中的模樣,,有一種為自己搭建童話世界的感覺,,這令Y感到無比滿足。
可從一開始,,這件令她充滿幸福感的事情,,就是不被允許的。當咨詢師問起:“你印象中最早開始雕刻,,是怎樣發(fā)生的,?”Y立馬能夠想起那次既美好又難過的記憶,。
在第一堂美術啟蒙課上,老師教大家如何削鉛筆,。Y跟隨老師的指導,,第一個削好了鉛筆,那一圈圓潤的木頭包裹著尖尖的鉛筆頭,,令Y感覺充滿美感,,手里那支尖尖的鉛筆頭仿佛是世界上最美的物件。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Y,,并讓她上臺為大家演示正確的做法,。
Y愛上了削鉛筆這件事。漸漸地,,她不滿足于削鉛筆,,還開始削很多物品,家里的木質家具都被Y雕刻出美麗的花紋,。
遺憾的是,,那些美好的意象并沒有打動Y的父母,他們狠狠地將她打罵了一頓,。那是她第一次聽到“敗家子”這個陌生的詞語,,那時她并不理解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只朦朧地感覺到,,那是一個描述十惡不赦的壞人的詞語,。
從此以后Y再也不雕刻家里的物品了??伤杏X上天仿佛把雕刻的使命注入她的生命中一般,,每天她都花大量時間用鉛筆在紙上亂畫,只是希望能夠盡快把鉛筆頭磨平,,這樣就可以再削一削鉛筆了,。別人可以用兩個月的鉛筆,Y不到一個星期就會用完,。
削鉛筆逐漸不能滿足Y對于雕刻的美好愿望,,于是她開始在課桌上進行雕刻。
時光回到那個令人感到隔絕和壓迫的下午,,Y在老師的批評和眾人異樣的眼光中,,被送回了家。她感覺自己仿佛和這個世界脫離,,沒人能夠理解自己,、感知到那些美。人們仿佛覺得她是一個怪人,。
那個下午在Y的記憶中特別漫長和煎熬,,從那天起,,她感覺自己的世界一點點地支離破碎,好像所有美好的童話,,被大人用成人的語言一個個戳破,。
當Y在心理咨詢室里回想起這些時,她剛剛大學畢業(yè),,在一家小美術館做助教,,帶一帶前來學習畫畫的小朋友。她珍視孩子們看著畫筆時眼中閃爍的好奇的光芒,,從他們眼中她仿佛看到曾經的自己,,那種對美的純粹熱愛與欣賞。只不過,,現在的她感覺自己眼神里黯淡無光,、缺乏熱情,只是在麻木地讓自己生活下去,。
抑郁的情緒吞噬著Y,讓她與人群疏離,,害怕與他人接觸,,仿佛任何一個看見她的人都會向她投來異樣地目光,將她視作不可理喻的怪人——就像小學三年級那個令人無比壓抑的下午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