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演員朱旭的兒子發(fā)出訃告:爸爸于凌晨2:20安詳上天堂,。兩天后,,追悼會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來這里悼念的,,既有知名導(dǎo)演、演員,,也有朱旭的劇迷和影迷,。直到告別儀式結(jié)束,還有人堅持留在現(xiàn)場,,“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想再等等?!?/p>
1952年,,北京人藝建院,22歲的朱旭正式成為其中一名演員,開始了他傾注一生的事業(yè),。幾十年來,,他在舞臺上,從扮演《茶館》里沒有臺詞的過場角色,,逐漸發(fā)展到次要角色,,再到《紅白喜事》《嘩變》《屠夫》等名戲傍身。80年代,,朱旭年過五十,,首次接觸影視,隨后又貢獻了知識分子,、藝人,、王公貴族等身份各異的人物形象。2009年,,電影《我們天上見》中的姥爺一角,,讓他成為無數(shù)人心目中難忘的溫暖記憶。
朱旭留給人們的印象總是笑著的,。其實,,他88年的人生歷程中布滿坎坷,既經(jīng)歷了時代造成的動蕩,、挨餓、下放,,也克服著命運安排的口吃,、后代殘障、晚年喪偶,。朱旭的妻子宋鳳儀曾在書中寫道:他愛劇院勝過愛任何地方,,這里有他青春時代的腳步,有他中年時期的困惑,,有他晚年的輝煌和安樂,。因為這份愛,他把生活的苦樂萃取成藝術(shù)的養(yǎng)分,,化成一個個自然生動的角色,。
朱旭去世后,紀(jì)念文章鋪天蓋地,,他被稱為“表演藝術(shù)領(lǐng)域標(biāo)桿性人物”,。在這份寓意成功和偉大的“標(biāo)桿”之下,我們采訪了他的三位親友,,希望從生老病死中重新展開老爺子的生活故事,。
周寰
導(dǎo)演,曾與朱旭合作電視劇《獎金》《末代皇帝》《酒友》。
?
1
我跟老爺子第一次合作在1982年,,電視剛恢復(fù),,我們一起拍了《獎金》,那是他的第一部電視劇,,從那會兒開始我倆就是酒友,。
1984年,我拍《末代皇帝》,,一開始想讓陳道明繼續(xù)演老年溥儀,,但化妝之后還是覺得假,我就想到了朱旭,。我們這個戲想反映的是溥儀如何從萬人之上的清朝皇帝一步步變成一個現(xiàn)代社會的普通公民,。轉(zhuǎn)變集中在朱旭飾演的后六集,場景也只有看守所,,非常難,。
他一開始不答應(yīng),跟我說,,“前面22集溥儀在宮里吃香的喝辣的都陳道明,,最后抓到戰(zhàn)犯管理所受苦了坐牢了叫我了,我不干,?!碑?dāng)然這是玩笑話。我也跟他耍賴,,我說,,“就你了,你不演誰演,?!?/p>
朱旭對待角色非常慎重,他做了大量功課,,看了很多紀(jì)錄片,。但他有一點,他做這些都是默默的,,跟誰也不說,,等到都準(zhǔn)備好了,他跟我講“我能演”,。
我們劇組就住在當(dāng)年溥儀住的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開拍前,他要求把前面的戲都看一遍,,把人物的來龍去脈變成他自己的感受,。當(dāng)時我們最大的挑戰(zhàn)是:一個皇帝進了監(jiān)獄,,怎么從大反差中表現(xiàn)他獨特的個性?朱旭想了很多細(xì)節(jié),,緊急集合了不會穿褲子,、獄友捉弄他讓他倒馬桶、糊紙盒粘一身漿糊……這些都是他設(shè)計的,,一點一滴地呈現(xiàn)溥儀心態(tài)的改變,,非常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當(dāng)時的劇組氛圍特別好,,不論大小演員,,一天只有5毛錢伙食補貼,大家一心想的就是怎么把戲弄好,,年輕人在朱旭這些老藝術(shù)家的熏陶下,,都非常敬業(yè)。我們光籌備資料就有四大木箱,。我們的場記,,為了了解那段歷史,每天跟著史學(xué)家,,后來自己都成清史專家了,,別人拍清宮戲都找他做顧問。
《末代皇帝》拍完,,我們這幫人舍不得解散,,我正好看了個很有意思的小說叫《酒友》,我們就又拍了個五十多分鐘的單本劇,,只花了四天,,播出以后還拿了獎。這個劇,,朱旭出了很多主意。他演的那個角色是村里的養(yǎng)雞專業(yè)戶,,怎么表現(xiàn)他家的生活條件好呢,?他就讓這家女主人露個小胖手和小胖腳,都是特寫,,不拍正臉,,出來效果特別好。
現(xiàn)在人藝有兩位“大爺(二聲,,北京話)”,,藍(lán)大爺和朱大爺,就是藍(lán)天野和朱旭,。為什么這么叫,?因為他們在創(chuàng)作上有名的嚴(yán)格。不過我從來沒見過朱旭發(fā)脾氣,他跟人聊戲從來不講道理,,講的都是生活,。而且他接戲不挑角色大小,喜歡的都演,,演了很多很生動的配角,。
最近好多文章寫他都說“會演戲的演人,不會演戲的演戲”,,真的是這樣,,朱旭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從來不是演概念,他都是通過細(xì)節(jié)和生活中的感受去體驗人物,、塑造人物,,這是我跟他合作最值錢的收獲。因為他,,我給自己定了條規(guī)定,,給演員講戲絕不講概念,有時候演員會說這個人很溫柔,、這個人很多疑,、這個人脾氣不好,這些都是概念,,要講這個人的感覺和感觸,。
?
2
拍《酒友》的時候有一件事,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我們拍的最后一場戲是演員牛星麗蓋著被子在床上躺著,,拍完以后,我就看到朱旭掀起被子鉆進去抱住了牛星麗,。我還納悶怎么回事,,走過去看到老爺子滿臉是淚,他說他想起“文革”的時候,,他和牛星麗兩個人一起住牛棚的日子,,他想抱抱他。
朱旭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很深情,,雖然他不會用言語表達(dá),但在細(xì)節(jié)的地方,、關(guān)鍵的時候,,你能感受到他感情非常深。
我倆同一天生日,,這么多年都是在一起過,。老爺子愛說愛笑,,每年大家都起哄讓他演一段,他就演《嘩變》里的七分鐘獨白,。突然有一年,,他沒演《嘩變》,演的是《末代皇帝》里溥儀在東京軍事法庭上的一大段獨白,。當(dāng)時他一邊表演我一邊哭,,我知道他為什么要演這一段,他是想告訴我,,從來沒有忘記我們當(dāng)年一起拍戲的日子,。那會兒離拍攝結(jié)束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那么長的臺詞,,他肯定需要準(zhǔn)備很長時間,,所以我說老爺子對人好從來都在行動上。
曾經(jīng)有一次《茶館》在歐洲巡演,,藍(lán)天野臨時有狀況上不了臺,,朱旭臨危受命,上午接到通知晚上就要演,,他就用這半天時間背詞排練,,最后演出非常成功,藍(lán)天野說比他自己演得好,。還有一次他演《蔡文姬》里的左賢王,,也是幫別人救場。但朱旭從來都要求演員表不變,,不換自己的名字,,所以很少有人知道,直到去年人藝整理朱旭的資料,,翻出來他當(dāng)年試妝的照片才提到這些事兒,。
前幾年,老爺子身體不好以后,,家里請了保姆照顧他,。那個保姆不大會做飯,他就吃得很少,,就這樣都從來沒有抱怨指責(zé)過,。他這輩子沒在背后議論過別人,,創(chuàng)作上的意見都是當(dāng)面說,,而且是啟發(fā)著說。他給年輕演員做藝術(shù)指導(dǎo),,都是讓年輕人不要模仿他,,要找到自己的方式,。
?
3
朱旭演戲有個特點,不管多嚴(yán)肅的劇情和人物,,在關(guān)鍵地方總有不經(jīng)意的幽默,,他從來不是咯吱你讓你笑,而是很生活很自然,。老爺子平時也是這樣,,他這輩子沒少經(jīng)歷苦難,但他是真的看透了人生,,非常熱愛生活,。
我們過去有好多好玩的事兒,有段時間我倆在山東拍戲,,他隨身帶了一個“熱得快”,,每天一收工,我倆就把“熱得快”插在大茶缸子里煮海鮮,,再喝點小酒,。有一回我們買了好多蝦,正趕上那天當(dāng)?shù)氐呐笥逊且埧?,盛情難卻我們只能去了,。晚上睡覺總聞著一股惡臭,才發(fā)現(xiàn)泡在水池子里的蝦臭了,。當(dāng)時我倆住在招待所里,,生怕第二天被管理人員發(fā)現(xiàn)了沒法交待,就把臭蝦端到馬桶旁邊,,往里扔幾個,,“嘩”沖一次水,再扔幾個,,再沖,,折騰一晚上也沒睡覺。
老爺子吃東西很講究,,他不愛吃大桌子宴席,,就愛吃有特點的、接地氣的,。過去他愛人不會做飯,,都是他下廚,他還特別好客,,好多人都吃過他做的春餅,。
他一輩子愛喝酒,但演出之前絕不喝,,演出完了大家湊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天南海北地聊,,他說,“聊這些生活瑣事是為了將來用在我的戲里,,這叫觸類旁通,。”老爺子是真的愛戲啊,,入了迷了,。你別看他玩兒,蟈蟈,、下棋,、唱戲,他不是單純的玩兒,,在這個過程中他在觀察人,、動物和各種東西,這是他的修養(yǎng),。
?
4
我跟老爺子最后一次喝酒是今年8月1日,。那天宋丹丹托人給他帶了兩只蟈蟈和一瓶茅臺,他就讓孩子給我打電話,,要給我送來,。我知道那都是老爺子的心愛之物,就趕緊趕過去了,。
那天我在他臥室,,把他孩子都轟出去了,我問他有什么心里話想和我說,、有什么囑咐的,,老爺子就瞪著我,十分鐘,,一句話也沒有,。我問他丹丹送你酒高興嗎?他馬上就比劃,,讓我拿酒杯,。那時候他已經(jīng)不能吃不能喝了,我就說咱倆演段喝酒的戲吧,,我倆比劃著碰杯,,還喝交杯酒,我讓孩子們幫我倆照了相,,你看老爺子笑得多好,。
之后他就發(fā)高燒住院了,當(dāng)時大夫說老爺子已經(jīng)不行了,我就想趕緊給他做一個畫冊,,能讓他看看,最后也沒有趕上,,留到了追悼會上,。
?
朱旭去世后和太太宋鳳儀合葬,圖為王蓉蓉在二老墓前
?
老爺子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病,,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不行了,。有兩個細(xì)節(jié),一個是2015年宋大姐(朱旭的愛人)去世以后,,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墓碑設(shè)計,,一直沒有入土,今年小闖(朱旭的兒子)告訴他墓碑做好了,,“是不是讓我媽先入土,?”老爺子搖手說“等我”。還有一個事兒,,最近這次住院,,他一直要回家,應(yīng)該是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不想在醫(yī)院過世,。
但老爺子從來沒有表現(xiàn)過傷感,他太堅強了,。去世前一天,,他孫女拿手機給他聽重孫唱歌,他的手還在被窩里打拍子,。
老爺子身后事的料理,,絕大多數(shù)時間我都在,追悼會我也在,,但最終我沒有進靈堂,。遺體告別的時候,我一個人跑到旁邊的休息室,,在那哭了一場,,之前多少天我都憋著,尤其在老爺子面前,,那天終于受不了了,。我說我不跟老爺子告別,他在我心里留下的都是活著的樣子,。
王蓉蓉
北京京劇院一團團長,、演員,17歲由朱旭推薦考入中國戲曲學(xué)院大學(xué)本科班,。
?
我跟老爺子相識是1977年,,我16歲,。因為我家里沒人干這一行,所以就通過朋友隔了好幾層找到他,,算是讓他鑒定一下我能不能干這個,。當(dāng)時他就覺得我嗓子好,挺喜歡我的,。他會拉京胡,,還給我拉了一段,讓我唱,,唱完他就說你考戲校,。
他特別愛才,當(dāng)初我來北京的時候,,中國戲校沒有招生,,我在他們家住著,等著招生,。這期間,,老爺子推薦我先到戲校旁聽,有的老師就私下說他走后門,。后來他把我爸爸給他寫的信拿出來給別人看,,那信上我爸叫他老師,說明我們沒有任何私人關(guān)系,,他就是覺得我條件好,,才推薦我。最后我上了戲校,,他特別高興,。
那時候我剛步入社會,他在重要的,、大的問題上,,對我的影響和引導(dǎo)特別正確。有一次劇院希望我演《杜鵑山》,,他不太贊成,,覺得我不適合。后來我說我想演《沙家浜》,,他就很支持,。他演話劇,這方面看得特別準(zhǔn),。他跟我講,,自己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能演什么、不能演什么,,因為一個演員的條件是有限的,,不是什么都能演,每個人都是這樣,。他說得確實對,,到現(xiàn)在我還經(jīng)常演《沙家浜》。
前些年演員都講究登報宣傳,,老爺子會寫東西,有一次我跟他聊,,意思就是說,,你干嘛不給我寫一篇文章。當(dāng)時他說的話,,我記得特清楚,,他說,搞藝術(shù)的應(yīng)該把精力放在自己的藝術(shù)提高上,,要磨練自己,,練真本事,不能靠別人吹捧,。從那以后,,我腦子里就再沒這些概念了,踏踏實實自己練,,靠演出讓大家心服口服,。
他還常說,演員的文化素養(yǎng)跟藝術(shù)水平是成正比的,,到了一定程度,,你沒有文化,對人物的理解就是不深刻,,就是不準(zhǔn)確,。他說京劇演員也一樣,年輕唱就是比嗓子,,但歲數(shù)大了,,你比什么呀?所以每個年齡段的演員在舞臺上的表現(xiàn)是不一樣的,,越往高處走,,你就越要把握演得準(zhǔn)確不準(zhǔn)確,這話特別精辟,。我覺得跟他接觸時間越長,,越理解這里邊的意思。
我一開始叫他們兩口子姑姑、姑父,,后來一直這么叫沒改口,,其實他們拿我當(dāng)閨女,正好他家倆男孩,,沒有女兒,。每次我回去,他就說,,今天特級廚師下廚房,,他給他自個兒叫特級廚師,然后他就親自去買一個魚頭,,做魚頭豆腐湯,,八九十年代那是好菜了。
那會兒他家住在史家胡同20號,,人藝的家屬院,,每次他一拉琴我就跟著唱,到夏天,,院子里的人都在聽,,鄰居好多人我都熟。英若誠跟朱旭是棋友,,他倆老下棋,,朱旭沒事兒還愛自己糊風(fēng)箏,還自己跟自己下圍棋,。
他的兩個兒子聽力都有點障礙,,得戴助聽器,能說話,,但說不清,。作為家長,他心里很著急,,但沒有辦法,,他得面對。這么多年,,永遠(yuǎn)就感覺他對他們像對待小孩子一樣,,特別有耐心。他跟他們說話很慢,,一遍聽不明白,,就再說一遍。
從父親的角度,,他就是想讓他們有一技之長,,今后能生活,。但他從來不強迫他們,說你必須要學(xué)什么,,他完全是根據(jù)這倆孩子的愛好,,喜歡干什么,我?guī)湍?。大兒子手巧,,在人藝舞臺隊做道具,小兒子喜歡拍照片,,他就幫著開了攝影工作室,。
醫(yī)生是9月7日下的病危,說就一兩天了,,我去看他,,房間里就我倆的時候我跟他說,您不用掛著他們了,,他們生活上一點問題都沒有,,他也點頭,。說是一兩天,,其實他又熬了整一個星期,到最后把自己耗得特別瘦,,到15號凌晨才去世,。其實我特別理解他,他跟別的家長不一樣,,還是放心不下,。
顧威
人藝導(dǎo)演,曾與朱旭合作話劇《屠夫》,。
?
朱旭表演很突出的特點,,就是自然、放松,,有一種獨特的幽默感,。
因為他有口吃的毛病,所以在臺詞方面要比別人下更多的功夫,。我們排《屠夫》的時候,,我看過他的臺詞本,極為震驚,,所有臺詞,,他都要手抄,而且標(biāo)明語氣,、換氣,、重點,。所以有人說他的臺詞是經(jīng)過“譜詞”的,就是作曲那個“譜”,。不僅如此,,他作為那個戲里臺詞最多的人物,還是最早拿下所有臺詞的演員,??梢娝谖枧_上之所以能如魚得水、自如地表演,,都是因為臺下非常密集的用功,。
他對臺詞,特別是外文翻譯過來的劇本,,會按照他的理解做一些口語化的,、符合人物性格的處理。而且他的改動,,客觀看起來都是自然天成,,沒有任何斧鑿痕跡的。在《屠夫》里,,他的很多臺詞說得非常俏皮,,有的在原文中是倒裝句,他按照漢語習(xí)慣調(diào)整以后,,效果比原來好多了,。話劇跟戲曲不太一樣,話劇更強調(diào)演員的個性化,,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不只是指觀眾,也指演員,,演員演起來各有各的個性,,這恰恰就是話劇的魅力。
?
話劇《屠夫》
?
我從中央戲劇學(xué)院畢業(yè)的時候,,曹禺院長在我們的畢業(yè)典禮上送給畢業(yè)生幾句話,,我記住的就是,“你們畢業(yè)之后,,要老老實實跑幾年龍?zhí)?,搞戲,沒有發(fā)財?shù)?,要禁得住清貧,,忍得住寂寞?!蔽矣X得這個話放到現(xiàn)在仍舊有用,,搞話劇的不能拿戲當(dāng)飯碗,,得當(dāng)事業(yè)。
朱旭演出,,從來都是提前一個半小時,、兩小時就到后臺了,提前半小時就在候場了,,我在劇院很少看他在后臺做與戲無關(guān)的事,,就安安靜靜的,不一定總在背詞,,但他要準(zhǔn)備一個好的精神狀態(tài),,一種習(xí)慣的創(chuàng)作的氛圍。現(xiàn)在能這樣做的年輕演員太少了,。
生活中,,朱旭是性情中人,他特別愛請客,,對什么都有興趣,,這對他的表演有很大的幫助。演員講究一眼看透人,,沒有敏銳的眼光演不好人物,,因為表演不光是技術(shù)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對人物的理解,。劇本上的人物,,他一下就能聯(lián)想到生活里的一些人,,他就能有力地去表現(xiàn),;如果劇本寫得假,他也能一眼看出來這是作者的臆造,。
北京人藝過去常講現(xiàn)實主義,,就是指深厚的生活基礎(chǔ),鮮明的人物形象,,還有對國家社會的憂患意識,。聽起來這都是很大的概念,朱旭就是很現(xiàn)實的代表,,他演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