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中的唱詞,,“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2018年最好的例證是誰,?可能是李菁,。
上月末在家中去世的李菁,,曾是邵氏的當家花旦,出道時不過十幾歲,,圓圓的臉龐,,有的是年輕本錢,,演半世紀前最流行的古裝戲與黃梅調(diào)電影,連續(xù)拿下兩屆亞洲影后,。在《魚美人》中一人分飾兩角,,與反串小生凌波搭檔,既是嬌滴滴的富家小姐金牡丹,,又是活潑嬌俏的鯉魚精,,在群星薈萃的大片《十四女英豪》中演楊八妹,與同樣當紅的何莉莉,、汪萍等爭輝,,李菁的星光也不遑多讓。女主角光環(huán)傍身,,合作者從狄龍姜大衛(wèi)到凌波李麗華,,70年代林青霞初出茅廬,合影也只能站在她的邊上,。
直至與邵氏滿約,,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長大了,成了看上去獨當一面的女強人,。她與人合組電影公司,,早早拿下山頂豪宅,搞生意,、當老板,,樣樣都做。那時的演員入行年紀小,,一紙合約,,漫長得如同一輩子,糊里糊涂拿青春換了一身名氣,,當恢復自由身,,有的只圖安穩(wěn),速速走入婚姻,,有的則想闖一番天地,,因為被壓制得太久,終于輪到自己拿主意——李菁屬于后者,,卻不復當年青云直上的勁頭,,一路為她護航的男友、母親接連離世,,投資也鎩羽而歸,,從別墅搬到公寓,又搬到再普通不過的居民樓,再后來關于她的消息,,多是負面新聞,。無論曾經(jīng)多風光,也終究難敵民眾的忘性,。
入行易,,脫身難。幾年前,,傳出她因欠租與房東對簿公堂,,記者再次出動,去她寓所樓下堵她求證,。八卦素來捧高踩低,,美人遲暮,越慘淡越有噱頭,,對著鏡頭,,李菁幾次拒絕,強調(diào)自己已經(jīng)離開娛樂圈,,“大家都做這一行,,別人落難,應該要互相幫忙才對,,我又不是要出來拍戲,,記得沒見過我,不要給人知道我住這里,?!比瓴粏柺朗拢环f辭仍是掏心掏肺,,帶著些江湖余暉,。
盡管如此,跟拍的照片仍然流傳出來,,她剪短發(fā),、戴墨鏡,畫著濃黑的挑眉和粗厚眼線,。據(jù)舊友回憶,,盡管彼時她已境況不佳,但出手仍舊闊綽,,一百一百地給小費,是早年養(yǎng)成的風范,。年輕時的一眾朋友,,她更索性斷了聯(lián)絡,離群索居,就這樣在人群中隱匿許久,。
諷刺的是,,只求平靜的影后,死訊反而鬧成了社會新聞,,起因是鄰居發(fā)覺異樣,,保安報警,才發(fā)現(xiàn)她已倒在家中,,不知過了多久,。連續(xù)的長篇報道,標題當然都不是什么好詞,。更翻出舊賬累累,,從情史到家世無一遺漏,描繪慘狀無所不用其極,。外人唏噓,,一代紅星,飄零若此,,但是反過來想想,,又如何呢?所謂的家財萬貫子孫滿堂,,無非是世俗意義上的美好結局,,但李菁顯然是另一種,一句淡出,,就再未走過回頭路,,不愿復出,是想觀眾記得她最美麗的樣子,。風光過美麗過,,靜悄悄地走了,也算是得償所愿的平靜解脫,,百般滋味皆嘗遍,,身后種種,鬧得再兇,,與她又有什么關聯(lián)呢,?
義氣兒女都出動了。李菁當年的同儕邵音音為她的身后事奔走,,白雪仙,、林青霞、馬海倫等前輩與后輩為她出錢出力,。是念及舊情也好,,是心有戚戚也罷,李菁的那一句“別人落難,應該要互相幫忙”,,他們都以行動印證了,,她曾經(jīng)投身過的江湖,并沒有辜負她,。
1948年出生于上海的李菁,,是戰(zhàn)爭年代隨父母南遷香港的一代。聽聞因為她最喜歡的還是香港,,上海的家人選擇將她在港海葬,。一日閑聊,有位前輩說起海葬禮俗,,是要伴以七種顏色的花瓣拋灑,,因為人世浮沉,象征七情六欲,。更前一輩的女明星葉楓,,在《落花流水》中唱過,“我像落花隨著流水,,隨著流水飄入人?!保徽Z道盡了李菁宿命,,繁花照眼,,終是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