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導演的微博個人說明叫“一個自由的人”,雖然他從去年兩部西藏題材電影宣傳期結(jié)束之后就沒有更新過微博,,但并不妨礙眼下評論區(qū)里擠滿了前來圍觀“轉(zhuǎn)世荷西”的吃瓜群眾,。
故事發(fā)生在北京和大理,前后持續(xù)了一段時間,,一個92年出生,、有志于電影事業(yè)的女孩一頭扎入電影圈之后,東張西望,,左沖右突,,最后,她把自己跟張楊的愛欲糾纏寫進了公號,,短短數(shù)小時,,沖上十萬加,算是以劍走偏鋒的方式暴得大名,,雖然這聲名持續(xù)的時間注定非常短暫了,。
這件事中,女方先成為群嘲對象,。她的確是先捅了窟窿,但是這舉動本身誠意十足,,情感表達充沛真實,,對于始亂終棄玩失蹤的男方也沒有什么怨懟。只不過她這邊越是豐沛和真誠,,就越顯得另一方非常不“男人”,,沒有站出來回應(yīng)。當然可以理解為公關(guān)策略——在這么多次娛樂圈大大小小的事件之后,,可能所有明星都知道第一時間發(fā)聲討不到任何便宜,,持久的沉默反而能夠讓事件無果而終。只不過因為女方長篇敘述中,,張楊的形象太豐滿充實,,且跟他去年做電影宣傳時打造的形象相差太大——拍藏傳佛教題材卻在女孩上來搭訕時說“我不信佛”,兩個人滋生情緣的同時又明確表示自己是有妻有子的不婚主義者,,言行不一,、前后矛盾的舉動固然在墜入愛河的女方眼中十分可愛,但在旁觀者的事后檢視里,,卻是非常之好笑了,。
?
?
是好笑,而不是可惡,。兩者之間界限模糊,,但因為此事的當事人并沒有聲淚俱下的控訴,,我們姑且認為暫時還沒有肉眼可見的傷害。至于三毛荷西的說法,,我們不妨善意理解一下,,對于女方來說,這段孽緣總要找到一個出口,,這種寄托情懷的方式聽起來有點神鬼莫測,,卻是最為安全和撫慰的結(jié)束。最糟糕的結(jié)果,,大概就是以后可能張揚每出一部電影,,都會被人調(diào)侃一下,“荷西又拍片了”,,“荷西又有作品了”,,相比模糊含混的“渣男”也好,“花心導演”也罷,,還能有哪個標簽?zāi)軌蛳瘛昂晌鳌币粯佑谰霉讨?、常聽常新呢?這也算是這段被強行曝光的感情留給張導最為珍貴的禮物了吧,。
另外,,這件事情本身沒什么道德感可言,你可以說因為太好笑太諷刺而沖淡了道德感,,但認真講起來,,我認為演藝圈不存在什么三觀,跟男權(quán)壓迫也沒有關(guān)系,,如果硬要說有什么問題,,大概就因為這是一個講資歷論錢行賞的地方。好萊塢的“me too”運動轟轟烈烈,,大抵也是因為首先被拉出來待宰的哈維·韋恩斯坦的確是個荒淫無度的人,,他的很多行為實際上已經(jīng)進入法律發(fā)揮職能的范疇了,但另一方面,,你并不能否認經(jīng)他手也誕生了許多偉大的電影,。2003年羅曼·波蘭斯基因強奸罪被通緝,無法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但他憑借《鋼琴家》獲獎的時候,,全場起立鼓掌,。放在今天,,不但沒人敢鼓掌,,可能從報名選送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jīng)出局了吧,,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凱文·史派西,。
藝術(shù),,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跟道德和政治結(jié)合得這么緊密,這大概也是藝術(shù)衰落的一個標志,。當藝術(shù)本身已經(jīng)不再有堅實的底氣和獨立的標準,,那么任何“看似正確”的維度,都能夠被有心或無意地拿出來凌駕于藝術(shù)之上,。這是藝術(shù)從業(yè)者不得不面臨的困境,,大到好萊塢,小到張楊,,莫不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