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野圭吾的死忠粉,,《嫌疑人X的獻身》上映的第二天,我就去看了,,觀看體驗的確不錯,,不過,今天我們不說電影,,說說張魯一扮演的數(shù)學天才石泓,。在原著小說里,這個人物叫石神,。石神是個什么人呢,?一心一意沉浸在數(shù)學世界里的天才,生活在極度的孤獨之中,,在他對人生感到絕望的時候,,隔壁搬來了母女倆,,她倆的歡聲笑語拯救了他。后來,,年輕母親靖子被前夫暴打,,失手殺死了前夫,石神主動找上門去,,為了拯救靖子,,設下瞞天過海之計,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在旁人看來,,這就是愛的極致了,當年的我,,也一度被石神的愛所打動,,但幾年后,我卻覺得,,石神(或者說石泓)的愛,,其實是一種原教旨主義愛情——追求愛的極致、愛的純度,,把愛情理想化神圣化,按照經(jīng)典詩歌,、經(jīng)典小說里描繪的方式去經(jīng)營,,動不動就呼天搶地、要死要活,,完全排他,,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用這種極致的,、純粹的愛情讓自己變得偉大,,或者說顯得偉大。
中國版《嫌疑人X的獻身》里的石泓也是這樣一個人,。他暗戀陳婧,,從頭到尾不向陳婧表達自己的感受,只是默默地守護在一旁,。他保持著這種姿態(tài),,毫無變通的余地,。
其次,,他追求經(jīng)典性。他愛上陳婧,,甘愿為她做任何事,,甚至為她付出后半生,。表面上,他是為了感謝陳婧在他絕望的時候救過他,,實際上,,他只是需要一個對象,來幫助他完成一場高純度的愛情,。他希望模仿經(jīng)典愛情,,讓自己的愛也成為經(jīng)典。所以,,當張魯一扮演的石泓走進陳婧的房間,,看到她殺死的前夫躺在地上時,簡直眼前一亮——他終于有了機會去實現(xiàn)自己的經(jīng)典愛情之夢,。
對他來說,,愛情就是他生活中的一個作品、一個課題,。這樣的愛,,看起來不顧一切,實際上是高度理性也高度自私的,。
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愛情原教旨主義分子,也有很多,。有的人每天要給伴侶打無數(shù)電話,、發(fā)無數(shù)微信,密切監(jiān)控對方的一舉一動,,控制對方生活中的一切細節(jié),,控制對方的喜怒哀樂及看待事物的方式。有的人,,容不下愛情中的任何瑕疵,,沒有一點點彈性空間,伴侶犯錯,,不給任何原諒的機會,,這是愛情原教旨主義。
這種原教旨主義,,也不只存在于愛情之中,,很多人都有這種傾向。一些意見領袖,,給自己貼上各種主義的標簽,,但對他們來說,左右忠奸自由主義保守主義都不重要,,他們完全可能今天信這個明天信那個,,重要的是遵從和推廣這些教義的手段,,這是惟一不變的,是性格里的偏執(zhí)的美名版,。他們刻板地遵從經(jīng)典著作,,把一切理論推向極致,討論任何事情都要求純度,,并且強行推廣自己的理論,,如果不相信他們的那套東西,就會被猛烈攻擊,。
最后,,還要安利一下東野圭吾的其他小說,他的很多作品其實是哲學小說,,例如《圣女的救濟》,。這本小說和《嫌疑人X的獻身》一樣,都是《神探伽利略》系列的作品,,主人公都是湯川教授,,在這本小說里,它討論了一種高難度的不可能犯罪,,這種犯罪的關鍵在于理論上可行,,但從現(xiàn)實而言卻是絕不可能的。說起來,,這其實也是一種對極致的追求,,是本格派推理中我最不喜歡的部分。詭計是公式,,人是棋子和符號,所以石神對自己的殺人并無愧疚,,因為那不過等于解決了一個數(shù)學公式,。
?
《攻殼機動隊》(2017)
導演:魯伯特?桑德斯
主演:斯嘉麗?約翰遜 皮魯?艾斯貝克
《攻殼機動隊》里的世界是一個陰森可怖的世界,每一個念頭,、每個人都活在鋼絲繩和刀尖上,。而斯嘉麗?約翰遜版里的那個世界卻過于積極,過于有依傍,。電影是結實,、經(jīng)得起推敲的,但就少了那么一點心慌慌,、曖昧不明的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