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者,一定記住一條:放假時給孩子找個好去處,;為人祖父母,、外祖父母者,,也得記住一條,你的孫輩若是趁放假過來寄宿,,要好好待他們,,講一些在漫長人生中難忘的故事,給他們做點祖?zhèn)鞯娘埐耍瑤麄內]去過的地方走走,。因為這些經歷見聞,,沒準就是若干年后孩子寫文章、寫小說的啟動資金,。當然咯,,假如你們從來沒想過這么多,那么不做準備也罷,,寫東西并不是一碗誰都能吃的好飯,。
看看邁克·麥考馬克的小說《能量支柱》是怎么開頭的:
鐘聲
聽見鐘聲
聽見鐘聲,佇足這里
人們正聽著那鐘聲,,鐘聲佇足這里
……
這是在寫詩,?不,麥考馬克在寫小說,。翻譯很勉強,,因為無能為力,整部小說只有一個句號,,開頭這幾行字,,原文明顯是在用回環(huán)重疊的詞句模仿鐘聲悠揚、徘徊不散的氛圍,,這是麥考馬克兒時來到愛爾蘭西北部的家鄉(xiāng)度暑假,,跟祖父母住在一起時日夜沉積下來、一閉上眼就能浮到眼前的記憶,。小說只有一個句號,,所以這鐘聲自始至終都沒有消失過,直到結束,。
小說為他贏得了金史密斯獎,,這個年輕的英國獎項獎勵的是“創(chuàng)意寫作”,他在形式的約束下雕砌內容,,效果不錯,。
麥考馬克二十多歲時開始寫小說,第一本作品是個短篇小說集——似乎攢一些短故事作為處女作是時下寫作圈里爛大街的風氣,。稿子投出去之后四處碰壁,。麥考馬克很執(zhí)著,再次將稿子投給了之前投的第一家出版公司——有百年歷史的Jonathan Cape,。
結果出現(xiàn)了奇跡:跟當初不同,,JC在兩年間換了一茬編輯,于是麥考馬克接到了讓他興奮的回函:書寫得不錯,,只是短篇集實在太low了,,“不過你要是在寫一部長篇的話,,告訴我們,我們會跟進,?!?/p>
就這樣他入了虛構寫作之門,第一部長篇小說給他贏了不少獎項,。但是第二部和第三部之間隔了長達七年的難產期,,再然后,在他年屆不惑時,,或許JC認為他潛力已盡,,跟他終止了合約,。對于以作家為業(yè)的人來說,,到中年還彷徨無著簡直太正常了。他辛辛苦苦做老師謀了幾年生,,這才熬到了出版《能量支柱》的時刻,。
這本書他也寫了五年,主線是一個工程師的靈魂重訪舊居,。也許是因為“單句小說”的形式實驗,,麥考馬克對自己其他作品里的每個細節(jié)都記得清楚,唯獨對這本書,,寫完后就想不起來寫了啥了:因為在凌晨交稿后沒過幾個小時,,他的小兒子就降生了——新人驅散了此前一直緊緊尾隨著他的亡靈的味道。一時的喜悅和甜蜜沖刷掉了之前夜以繼日不懈寫字的種種折磨,,它們在他的心里了無痕跡,。
現(xiàn)在,到了可以談論自己“作家生涯”的時候,,麥考馬克覺得最慶幸的是還能趕在互聯(lián)網革命之前開始執(zhí)筆,,他在二十來歲,也就是1980-1990年代的時候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友,,他們一個個打扮成無所事事的都市流浪者,,散漫而隨性,為談話而談話,,為往來而往來,,真正的“自由而無用”。
而現(xiàn)在已經沒有這種環(huán)境了,,現(xiàn)在的風氣是講求高效,、快速、直奔目的,,一個人閑逛而不做點什么就要被懷疑——虛構寫作亦不能免,,作家們都得亮出自己的身份:“我是作家,!”再不能坦然地執(zhí)行他們的本分:一頭扎進茫茫人海之中,不被人注意,。
《能量支柱》是一本以“游”為基調的書,,跟隨主角——工程師馬爾庫斯之行蹤,借助他的兩眼,,麥考馬克審視了21世紀初讓人憂慮的鄉(xiāng)村,,而這鄉(xiāng)村也是地球乃至宇宙的縮影。理工科背景(作者在大學里學的是工程)以及科幻的印跡讓文字里的詩意帶上了某種電子音樂的味道,,有時優(yōu)美到眩目,,卻又折射出被設計、被計算,、被測估的味道,。愛爾蘭最有名的小說《尤利西斯》,也是由一個囿于一地的閑逛家兼記憶大師布盧姆觀照了世界,,麥考馬克雖然吸取了不同體裁小說的技術,,雖然精于創(chuàng)意和實驗,但終不免要被視為擁有愛爾蘭文學基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