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本專欄寫過“烤鴨外交”,、“茅臺外交”等故事,,讓讀者看到,,中國這個美食大國,,如何以美酒佳肴進行美食外交,在國與國之間合縱連橫,。
進一步問,,世上還有其他國家同樣搞美食外交嗎?相信最多讀者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以美食美酒聞名于世的同是外交大國的法國,。事實上,法國的確試過以美酒佳肴力挽狂瀾,。
1814年,,拿破侖戰(zhàn)敗后被迫退位,流放孤島,,以奧地利,、普魯士、英國,、俄國為首的歐洲列強召開維也納會議,,討論戰(zhàn)后如何建立歐洲新秩序,以及進行權(quán)力平衡,其中包括如何重劃法國與列強的邊界,。這場會議對法國的重要性無須多言,,但問題是,法國作為戰(zhàn)敗國,,成了砧板上的肉,,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與虎謀皮呢?
當(dāng)時法國派出的首席談判代表是塔列朗(Talleyrand),,這位出身貴族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后世譽為歐洲史上最多才多藝、圓滑老練,、手段高明,、口才了得的外交官之一。他在法國大革命前后那段政權(quán)頻繁更替的動蕩歲月里,,仍能長期屹立不倒,,足證其精通處世和奉承之道。
塔列朗明白維也納之行任務(wù)艱巨,、不容有失,而他手中的政治籌碼并不多,,所幸他深諳法國美食和文化的魅力及妙用,,于是隨行者除了一眾官員,還有杰出畫家,、作曲家,、其高貴大方美麗的侄媳多羅賽(Dorothee)以及的技藝了得的廚神卡漢姆(Careme)。
卡漢姆被后世尊稱為“廚師之王,,王之廚師”(Chef of Kings and King of Chefs),,可見他的廚藝和江湖地位。他是由塔列朗提攜的,,當(dāng)年塔列朗開出的考驗是要他設(shè)計一整年的菜單,,菜式不得重復(fù),結(jié)果他輕松過關(guān),,遂得塔列朗賞識,。經(jīng)后者推介,成為當(dāng)時法國上流社會達官貴人無人不識,、無人不想品嘗其手藝的廚神,。他尤其擅長為甜品設(shè)計造型,慢慢地,,這種華麗的擺盤和裝飾,,也成了法國菜尤其是巴黎菜的標(biāo)志。
在卡漢姆的協(xié)助下,塔列朗為法國策劃了一場又一場瑰麗堂皇的盛宴,,筵席中由廚神主理的美酒佳肴可謂美不勝收,,加上塔列朗多才多藝,在宴會中談笑風(fēng)生,,由音樂到話劇,、名畫,無所不識,,無所不談,,再加上多羅特這位美人在旁錦上添花,讓賓客如沐春風(fēng),,樂而忘返,。
宴會中的賓客當(dāng)然主要是各國外交官,在觥籌交錯,、酒酣耳熱間,,不單彼此的戒心和隔膜大減,對法國的好感亦大增,,畢竟吃得好心情自然也好,,更加傾向合作解決問題。
因此,,雖然法國是戰(zhàn)敗國,,但通過宴會和美食所展示的軟實力還是讓各國驚艷和折服,帝國的聲譽和尊嚴(yán)得以捍衛(wèi)和維持,,法國亦重新被視作列強,,并以列強的身份參與談判。這一切仰賴的,,就是美食和宴會外交,。
維也納會議也成了史上罕有的一次以盛宴和舞會為主、全體正式會議為輔,,卻為歷史達成重大決議的會議,。
懂得以美食辦外交的不只是古人,200年后,,法國的政治領(lǐng)袖一樣懂得傳承這套國粹,。
1996年6月,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在里昂市作為東道主召開G7峰會,。為了讓賓客盡歡及見識法國料理的精粹,,他不單在當(dāng)?shù)刂蛷d款待各國政要,更把菜單事先送給他們,,邀請他們挑選喜歡的菜式,,以便他們到達餐廳時,,所選菜肴可以立即熱騰騰地上桌,可謂體貼入微,。連采訪峰會的記者及媒體人員,,主辦單位也找來三星級餐廳主廚為他們解決三餐,與其他國家習(xí)慣以快餐款待的做法大大不同,。
就是這樣,,法國再次以一場華麗的飲食表演,輕易抓住了眾人的心,,讓賓客對東道主心存敬意,,結(jié)果,法國在這場會議和談判中同樣無往而不利,。
(本文部分參考自蔡倩玟《美食與外交——維也納會議》,,《巴黎視野》第二十期,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