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希什馬廖夫是個約有600人的偏僻小村莊,位于北極圈以南30英里,白令海峽以北,是楚科奇海的南部港口。它坐落于快速消融的永久凍土之上,,過去的幾十年里,每當風暴來襲,,這個島的海濱就會因大海侵蝕而大幅縮減,。此外,希什馬廖夫所在的薩里契夫島還屬于一條完全暴露在風暴大浪和潮汐變化下的100公里動態(tài)障壁島鏈,。盡管有著20世紀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70年代初建立的多重海岸線防御結構,,海岸線還是在氣候和冰川的壓力下持續(xù)崩塌。
隨著水溫的上升,,楚科奇海的冰期逐年縮短,,將海岸線暴露在了冬季的暴風雪之下,加速了對本就脆弱的海岸的侵蝕,。為此,,薩里契夫島每年失去約10英尺的臨海土地。很快,,人們將無法繼續(xù)生存在這塊四面環(huán)水的狹長土地上,。“在過去35年里,,由于海岸遭遇侵蝕,,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2500至3000英尺的土地?!贝迕袼怪Z克說,,“再過20年,恐怕整個島都要消失了,?!?010年的人口普查表明,希什馬廖夫這個主要以海象,、馴鹿,、老鼠和鳥類為食的傳統(tǒng)愛斯基摩人村莊,還有563位居民,。2002年,村莊投票通過了搬遷的決議,,希什馬廖夫將成為美國首個受氣候變化影響而整體搬遷的村莊。
然而目前并無具體的搬遷計劃,,更重要的是,,沒有聯(lián)邦資金來支持整個社區(qū)搬遷到安全的地方。附近錫溪的一個地方被認為可以作為搬遷新址,預計搬遷成本高達1.8億美金,。自最初的投票搬遷之后,,村民們似乎喪失了尋找安全之地的熱望,眼睜睜看著海岸線慢慢靠近,,等待著接下來會發(fā)生的一切,。
村子里滿是搖搖欲墜的小屋和破爛不堪的木棚戶,,已無法繼續(xù)抵擋巨大的自然之力,。大海正在侵蝕著商業(yè)區(qū)和居民區(qū),只有在嚴冬幾個月的冰凍期才短暫停歇,。
希什馬廖夫文化因其高質量的海獅油,、發(fā)酵肉、鯨須制品和海象牙雕,,對整個阿拉斯加地區(qū)都至關重要,。但它正面臨危險——如果村民們分散到阿拉斯加州偏遠地區(qū)的其他社區(qū),它將逐漸稀釋并最終消失,。村民克里福德表示,,“白人”到達這個社區(qū)時,把他們的傳統(tǒng)舞蹈稱為魔鬼的杰作,,禁止他們使用自己的語言并終止他們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F(xiàn)在,自然又在威脅著這個小社區(qū)的生存,。
希什馬廖夫并非惟一一個因氣候變化而面臨消失危險的村莊,。根據(jù)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AO)的數(shù)據(jù),美國有31個村莊正面臨“緊迫”的洪水或者海岸侵蝕威脅,,其中至少有12個村莊已開始尋找新的家園,。不過,也有報道指出,,因為美國聯(lián)邦政府資金有限,,這些面臨消失威脅的村莊不一定有充裕的資金建立新的家園。
Dennis Sinnok出生于肯塔基州的安科雷其,,小時候搬到希什馬廖夫生活,。他是一位熟練的獵人,捕獲過不少熊,、狼,、海豹和海象
冰層覆蓋著希什馬廖夫港口,環(huán)礁湖冰面上裂開一道縫,。冰凍的環(huán)礁湖讓希什馬廖夫的居民可以去往大陸,,并到更遠的地方捕捉馴鹿、熊和狼
從飛向希什馬廖夫的飛機俯瞰北冰洋。希什馬廖夫是個位于北極圈以南30英里的障壁島,,居住著約六百名愛斯基摩人,。希什馬廖夫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升高的水位和不斷的侵蝕意味著小島會慢慢被周圍的海水吞噬,。根據(jù)預測,,它將在接下來的20年完全消失
母親將小男孩Gilford帶到Washerteria女浴房洗澡。這是一個公共浴室,,一桶熱水需要花費2美元,。Washeteria是居民們洗澡和洗衣服的地方,村莊沒有自來水系統(tǒng)
神父Pastor Marvin Jonasen在教堂中為一名幼兒施洗,。這是村莊惟一的教堂
現(xiàn)年53歲的Perry C. Curtis出生在阿拉斯加州的科策布,,跟隨他的祖父母搬到希什馬廖夫。他沒有任何狩獵用的步槍,,但是有一把老式左輪手槍
一個家庭正在起居室中共度時光
一名男子趴在窗口查看自己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