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家主席習(xí)近平訪英,,周四,,英國首相卡梅倫安排雙方到其鄉(xiāng)郊別墅作“莊園會晤”,之后兩人到附近一間卡梅倫喜愛的酒吧(pub),,喝啤酒和品嘗英國“國食”——炸魚薯條(fish and chips),。據(jù)當(dāng)?shù)孛襟w報道,品嘗炸魚薯條更是中方向英方反復(fù)提出的特別請求,。
這幕“炸魚薯條外交”,,難免讓人想起當(dāng)年的“熱狗外交”和近年的“漢堡外交”。
以前本欄便寫過“熱狗外交”的故事,。1939年二戰(zhàn)前夕,,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以美國國食熱狗款待到訪的英王喬治六世,英王甘之如飴,,這讓美國人雀躍,,認為英國王室隨和親切,能夠放下身段,、紆尊降貴,,與他們一起欣賞熱狗這味國食,一改他們一向認為后者高高在上,、看不起人的形象,,兩國關(guān)系遂得到改善,。
而近一個世紀之后,2011年,,另一位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則在漢堡店,,以另一款美國國食漢堡款待到訪的時任俄羅斯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兩人還分享了一份薯條,。其實,,奧巴馬無非想借此向?qū)Ψ奖磉_一個信息——“我不把你當(dāng)外人”,同時亦向全世界展示美俄的親近,。而梅德韋杰夫也同樣甘之如飴,,展示自己的隨和與入鄉(xiāng)隨俗。
這次習(xí)主席也品嘗了英國的炸魚薯條,,無疑同樣會讓當(dāng)?shù)孛癖娫黾雍酶?,覺得一位來自堂堂美食大國的元首,也賞臉欣賞他們的國食,,實在臉上有光,倍添親近,。
而習(xí)主席似乎也很喜歡平民化的食物,,以往他試過專程去北京慶豐包子店吃豬肉大蔥包子,又試過以陜西羊肉泡饃,、肉夾饃,、biáng biáng(拼音)來款待從臺灣到訪大陸的連戰(zhàn),這也顯示出其政治上的風(fēng)格,。
英國人的炸魚用的主要是鱈魚(cod)或黑線鱈魚(haddock),,比目魚(plaice)也很常見,用一大塊魚排裹上面粉或面包屑去油炸,;至于薯條,,那是以馬鈴薯切條——尺寸比起美式漢堡連鎖快餐店見慣的那一款稍大,之后亦是拿去油炸,。
中國人或許會對這樣的炸魚有點不屑,,認為做法太過粗糙,尤其是廣東人和香港人,,認為這樣根本不能吃出魚的鮮甜味,,還是我們以姜蔥絲和豉油來調(diào)味的蒸魚高明得多,能夠帶出魚的細膩甜味和嫩滑彈牙的口感,。
但炸魚薯條在英國卻是十分平民化的美食,,據(jù)說英國有漫畫家曾拿英國王室和炸魚薯條來開玩笑,畫過一幅十分出名的漫畫,。那是英國要過緊日子的年代,,皇王經(jīng)費遭民選政府不斷削減,,漫畫中,一邊是英女王在白金漢宮門口舉牌抗議經(jīng)濟緊縮,;而另一邊則是御廚要求炸魚薯條店代為準備王室的晚餐,。從中可見,炸魚薯條確是當(dāng)?shù)亟?jīng)濟并不寬裕人士的恩物,,午晚餐皆宜,。
炸魚薯條之所以平民化,當(dāng)然是因為魚和馬鈴薯在英國都是唾手可得的食材,,可謂價廉物美,,再加上制作簡單,現(xiàn)炸現(xiàn)賣,,新鮮熱辣,,在寒天尤其吃得暖在心頭,而且攜帶方便,,可以打包回家再慢慢品嘗,。
英國上流社會吃炸魚薯條十分講究,他們會小心翼翼地用刀叉挑起碟中魚排那層黃澄澄的酥炸外皮,,因為嫌它太過油膩,,對健康無益,只吃內(nèi)里的雪白魚肉,。但對于喜歡吃酥炸和香口食物的朋友,,例如中國人,其實那層皮才是精華所在,。
至于草根階層,,當(dāng)然不會用刀刀叉叉吃炸魚薯條那么煞有介事,通常是用手拿來吃,。他們尤其喜歡外賣,,而早年,外賣更只是用舊報紙折成紙筒來包裝,,于是在路上邊走邊吃,,便成了早年英倫街頭的一道獨特風(fēng)景。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留學(xué)英倫,、被稱為“香江第一健筆”的《信報》創(chuàng)辦人林行止先生,,曾撰文對炸魚薯條作過考究,他說英國最早的炸魚薯條店,,有人說創(chuàng)辦于1860年,,也有人說是1863年,有趣的是,,該行業(yè)有個名堂十分響的公會——全國炸魚聯(lián)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Fish Fries),,成立于1913年,,但因為當(dāng)時似乎絕大多數(shù)店鋪仍是獨沽一味賣炸魚而已,所以該會名字中沒有提到“薯條”,。到了1968年,,該會在倫敦一家大酒店召開創(chuàng)會55周年大會,邀得當(dāng)時的漁農(nóng)部長出席,,他在致辭中說了一句“炸魚薯條是我們英國人的重要食物”,,翌日竟成了多家報章的頭條。從中可見,,魚與薯條的配搭,,可能到了上世紀60年代才在英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