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記者會上表示,,這堪稱一次“超級國事訪問”。
說是“超級”,,除了因雙方就一些重大議題作出商討之外,,也因為英方接待的規(guī)格十分之高:英女王會在皇家騎兵檢閱場舉行盛大歡迎儀式,一同檢閱騎兵隊衛(wèi)隊和儀仗隊,,之后習主席夫婦將被接待至白金漢宮下塌兩晚,,屬最高規(guī)格接待,且乘坐象征英國王室權力的金馬車抵達皇宮,;習主席會在英國國會發(fā)表演講,;英國首相卡梅倫,除了正式商討場合之外,,也會陪同習主席出席多場在倫敦的訪問活動,,并一起到曼徹斯特城訪問,更會到其官方鄉(xiāng)間別墅契克斯(Chequers)別墅晚餐,,上演中英版的“莊園外交”。
當然,,英女王擺設國宴款待,,自然少不了。國宴,,是英國王室憲制角色的一部分,,當外國元首獲邀訪英,在其國事訪問的第一夜,,英國王室成員,、政府官員和社會賢達,便會與這位國賓及其外交隨員歡聚一堂,,這不但是一種歡迎儀式,,也是鞏固兩國外交關系的重要一環(huán)。
英女王舉行國宴的地點,,絕大多數(shù)在白金漢宮,。據(jù)《For the Royal Table: Dining at the Palace》的資料,截至2008年,,女王只在溫莎堡舉行過18次國宴,,Holyroodhouse(女王在蘇格蘭愛丁堡的行宮)則舉行過兩次。
白金漢宮內(nèi)的國宴設在“宴會廳”(Ballroom),,當中擺放了一個馬鞍型的超長宴會桌,,長23米,,寬8.5米,長度有需要時可以調(diào)整,。這個宴會廳于1850年由維多利亞女王建成,,并于1914年設下第一場宴會,由喬治五世宴請丹麥王室,,菜色包括龍利魚,、鵪鶉、羊肉以及草莓,。
至于在溫莎堡,,國宴則設在“圣?喬治禮堂”(St George’s Hall),那里的宴會桌更長達53米,,能夠款待多達160位嘉賓,,較白金漢宮更為寬敞。這里的“大廚”(Great Kitchen)是英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廚房,,已經(jīng)侍奉過32位國王,。
國宴的菜單,通常在幾個月前已經(jīng)定下來,。先由主廚建議兩款菜單,,再由女王最后定案,兩者擇其一,。菜單以法文撰寫,,因為法文被視為烹飪的語言,頂級廚師以此來溝通,,即使在英國王室的廚房,,也不例外。
在維多利亞女王及愛德華七世那個年代,,英國國宴可謂十分豐盛,,總共幾道菜呢?答案或會讓讀者發(fā)出驚呼——有12至14道菜,!
以1906年英國王室在溫莎堡宴請挪威王室的國宴菜單為例,,當中便有近10道菜,包括:鱘魚魚子醬,、西紅柿清湯,、香魚醬、鵪鶉片,、香煎燉羊腩片,、春雞多士,再配以維多利亞式沙律、蘆筍,、西班牙式餡餅,、公主凍梳乎厘(雞蛋牛奶松布丁)及精美小食,。
但100年后的今天,,在政治和經(jīng)濟的雙重作用下,王室厲行節(jié)約已是大勢所趨,,國宴菜單也因此大為精簡,,縮減至4道菜,與美國國宴一樣,。頭兩道通常是魚和肉,,后兩道是布丁、甜品或水果,。以2007年在白金漢宮設宴的一份國宴菜單為例,,當中只剩下4道菜:
皇家龍利魚柳卷;羔羊卷,,配以豆類,、馬鈴薯、西蘭花,、沙律,;朱古力餅;水果
又例如2008年3月26日,,女王在溫莎堡擺設國宴,,款待法國總統(tǒng)薩爾科齊。這是女王所設的第97次國宴,,當中共有158位賓客。國宴菜單共有4道菜,,包括:
鰈魚柳,;羊肉片,伴以洋薊,、蠶豆,、胡蘿卜、椰菜花,、馬鈴薯,;大黃餡餅,配以云呢拿忌廉,;水果
相信讀者的第一個反應大多是:“不是吧,?國宴就如此?西式料理三大珍味:魚子醬、松露,、鵝肝,,一樣都沒有?”對,,就是如此,。時至今日,王室盛宴除了排場之外,,菜色也真的沒什么稀奇,。這里也看到,民主化潮流對英國王室起了怎樣的沖擊,。
(想知道更多有關英國國宴的有趣資料,,可翻看Kathryn Jones所著,《For the Royal Table:Dining at the Palace》一書,。此書為Royal Collection Publications系列叢書之一,,當中有大量英國王室珍藏的珍貴照片,包括餐桌擺設,、餐具,、宴會廳、國宴菜單和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