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似乎是互聯(lián)網(wǎng)最安定和諧的凈土,有人在曬加班,,有人贊美工作有意義,,彼此的評論彬彬有禮,連玩笑都開得很有分寸,。這不難理解,。微信經(jīng)營的是現(xiàn)實中的關系,,每一個聯(lián)系人都有交情,,這代表我們社會化的一面,但是又有點“假”——我們不想被社會看見的那一面放到哪里呢,?
熟人建立起來的關系,往往具有明確的目的,,關系為了特定的功能而服務?!八鞘裁唇巧??”“我為什么要維護這段關系?”“跟他交往對我有哪些好處,?”我們翻手機通訊錄,,對著上面大多數(shù)名字,,都可以找得到答案。
這樣好不好,?有好處,把人際關系當成一堆有用的東西來經(jīng)營,,提高效率,增進利益,。但也有代價,,這堆東西因為有了價值,我們就不太敢輕易損失或者折騰它,。于是產(chǎn)生了負擔。人際關系有價值,,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人們同樣需要“無價值”的關系——這就是為什么“陌陌”會有市場,。
陌陌有點像當年的OICQ,。我還記得十幾年前,,沒什么比OICQ更好玩的東西了,??梢栽诰W(wǎng)上認識各種各樣的人,,除了有不期而遇的驚喜之外,,最好玩的就是完全不用負責任,。什么話都可以聊,,反正彼此不認識,這輩子也不會產(chǎn)生任何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說不定都不會再聊下一次,,聊得不爽隨時拉黑,。這種隨便聊的快感,,帶來過很多次盡情盡興的交流,。
正因為和現(xiàn)實沒有瓜葛,,網(wǎng)上的萍水相逢倒讓我認識了好幾個意氣相投的朋友,。這是個悖論:因其不重要,,反讓它格外重要,。我們太注重各種“有用”的關系了,,卻很少為“怎么樣都行,隨便聊聊就好”的關系留出空間,。
過去常見的例子是長途火車,。兩個旅伴一路聊下來,,越聊越熱乎,,最后恨不得磕頭拜把子,。他們不是出于任何工具性的目的展開這次聊天的,只是無聊,。天知道從前的綠皮火車有多磨人,,尤其是硬座,你不找點辦法打發(fā)時間,,那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小時簡直撐不下來,。那時又沒有手機和iPad,,最好的辦法只有一個:聊天,!這其實就是原始版的OICQ,。
萍水相逢,永不再見,,功能就是“打發(fā)時間”。這種設定下,,雙方反而容易談到心底真實的想法,。一個人的內(nèi)心,,其實總會有不足為外人道的部分,,但隨著朋友越來越“有用”,我們就越來越?jīng)]人可以傾訴,。
所以陌生人始終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一大魅力,。在“人脈”和“圈子”之外,,總會有一些產(chǎn)品幫助我們認識“毫不重要”的人,它解決的是一個沒有價值的需求:打發(fā)時間,。打發(fā)時間有什么用處?一點沒有,。但如此沒用的事反而是這個時代的“剛需”,,因為人生太漫長,,而我們無法傾訴的秘密又實在太多。
我的一個朋友剛托我?guī)退乙粋€“沒有現(xiàn)實交集”的靠譜朋友,交換微信,干什么呢,?不約炮,,不微商,,就是單純的聊天。她已經(jīng)三十大幾了,,社交資源遠比我豐富,,但她還是找不到人聊天,。她可以找人談感情,找人談業(yè)務,找人談股票,,找人談孩子升學,,但她就是想找陌生人聊天(所以微信可以一統(tǒng)天下,,但它還是無法取代陌陌)。當然,這位朋友讓我蠻驚訝的,因為我知道她的工作有多忙,,忙成這樣,她居然還惦記找人聊天,,而且還這么理直氣壯地忽略了我。我安慰自己:這說明我們的關系對她來說,,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