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以煎魚來比喻治國之道,。這讓人慨嘆,中國真不愧為美食大國,,就連治國都可與廚藝拉上關(guān)系,。
如果告訴你外國也有以美食來說明政治的例子,你會想起哪個國家,?沒錯,,答案是與中國、意大利并稱世界三大料理的法國,。
戴高樂在1951年大選時曾說過一句名言:“法國人只會在危難的威脅下才會團結(jié),,沒人能把一個擁有多達265種奶酪的國家凝聚起來,。”(The French will only be united under the threat of danger.Nobody can simply bring together a country that has 265 kinds of cheese.)(他不止在一個場合說過這個比喻,,因此所說的奶酪數(shù)目也有所不同,,有說是246種,也有說是258種,。當然,,時至今日,一定遠遠不止此數(shù)),。
戴高樂就是如此以奶酪品種繁多來妙論法國的文化多元性,,不同區(qū)域民風各異、自以為是,、各行其是,,因此難以團結(jié)一致,加深了管治的困難,。
奶酪,,香港人譯作芝士,是歐洲的主要食品之一,,材料可以是牛奶或羊奶,,有些經(jīng)過發(fā)酵,有些經(jīng)過煮或烤,,有些質(zhì)感實在,,有些綿軟,總之,,經(jīng)過凝固程序的奶,,便可稱之為奶酪。奶酪不僅種類繁多,,各國各地各有味道和特色,,吃法也不同。簡單歸納可分三大類:
北歐的吃法最簡樸實惠,,把奶酪切片,、夾面包吃,或者把奶油狀的奶酪涂在面包上吃,;
南歐人最多元,,把它加入料理,增進味道和口感,,除了做沙律和夾面包,,還有多種吃法,如意大利的面食、燉飯,、薄餅,;西班牙的Tapas,希臘的Moussaka(烤焗茄子千層派)等,;
法國最豪華,,奶酪通常單獨吃,或佐以紅酒,,又或者飯后端上琳瑯滿目的奶酪拼盤,,邊聊天邊品嘗,作為一餐的完美終結(jié),?!癉essert”原本是法文,中文如今常把它譯作“甜品”,,其實是錯的,,正確的意思是“餐后點心”,而奶酪便是個中佼佼者,。
據(jù)說拿破侖也十分喜歡奶酪,,甚至相傳,為了讓他起床,,侍從會把他最愛的奶酪拿到他鼻子旁給他聞,以香氣誘他醒來,。另外亦有傳聞?wù)f,,深受法國民間歡迎的卡蒙貝爾(Camembert)奶酪,便是拿破侖當年親自命名的,,因為他太愛這款由當?shù)剞r(nóng)婦Marie Harel做的奶酪,,因此便以這條諾曼底小村的名字來為奶酪命名。
順帶一提,,以美食來妙論政治的,,除戴高樂外,還有另一位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
2005年7月13日,,希拉克、德國總理施羅德,、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一個外交酒會碰頭,,把酒言歡。酒酣耳熱之際,,他們談到3天后將飛往蘇格蘭出席G8(八國)峰會,,也談到英國的食物。希拉克揶揄英國食物難吃,,更爆出一句:“料理如此難吃的民族,,難以令人信任,。”(One cannot trust people whose cuisine is so bad.)另兩位國家元首旋即捧腹大笑,。希拉克更說,,除芬蘭外,英國是世上食物最難吃的國家,。不料該言論被耳尖的記者聽到,,并由法國報章率先報道,引發(fā)了一場“茶杯里的小風波”,。
在傳媒的炒作下,,希拉克被翻舊賬,說另有一次,,蘇格蘭裔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羅伯森邀請他品嘗家鄉(xiāng)蘇格蘭菜,,不料希拉克幽他一默說:“這就是我國跟北約的困難所在?!保═hat is where our difficulties with NATO come from.)
這雖是句玩笑話,,但我相信,只有法國人才會把食物放到這樣一個政治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