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在做他一直想做的事情,,幫助中小企業(yè)做買賣,。上周,,他受邀出席著名的紐約經濟俱樂部并發(fā)表了主題演講,闡述阿里巴巴的美國策略,。他希望把美國中小企業(yè)推銷給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
相比于國外的一些創(chuàng)業(yè)家,馬云算是大器晚成了,。20歲的比爾·蓋茨創(chuàng)辦了微軟,,21歲的喬布斯成立了蘋果公司,,25歲的佩奇和24歲的布林創(chuàng)立了谷歌。而當1999年馬云帶領團隊創(chuàng)辦阿里巴巴時,,他已經35歲了,,在他面前的是年輕的互聯網和一個有待開發(fā)的電子商務領域。
在中國,,易趣網最早做C2C(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然后才是淘寶網。2003年7月,,阿里巴巴推出淘寶網,。短短兩年后,淘寶網后來居上,,收獲了67.3%的市場份額,,遠超易趣的29.1%(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05年監(jiān)測數據)。雖然中國的C2C市場不是由淘寶打開的,,但把C2C做大做強的是淘寶,。
阿里巴巴不賣東西,它為商家提供平臺,。它走的是“群眾路線”,,“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馬云在成就了大批商家的同時,,也犧牲了不少賣家。
有人說,,95%的淘寶賣家淪為犧牲品,,陪襯一小撮賺錢的賣家。也有人認為,,免費的平臺并不意味著生意變得好做,。但毋庸置疑的是,阿里巴巴不僅改變了網民的生活方式,,也對電子商務和傳統(tǒng)商業(yè)影響深遠,。它用賣家可以免費開店的方式,降低他們進入市場的門檻,,但也正因此,,商品的品質參差不齊。
不過,,這并不足以讓消費者對阿里巴巴說不,。據馬云自述,“每天,,阿里巴巴平臺都有上億‘饑渴’的消費者來購物,?!倍矎奈赐V箤Π⒗锇桶偷膽?zhàn)略布局。
這次,,他向大洋彼岸的中小型企業(yè)伸出橄欖枝,,更進一步實現“全球買、全球賣”,。
阿里巴巴需要的不只是美國商品,,更需要一些優(yōu)質和有保障的商品,并借這些商品鞏固和提高其對本地市場的滲透能力,。阿里巴巴“走出去”戰(zhàn)略的第一步,,實際上還是把目光落在國內市場。如果這一步能成功,,那么實現“全球賣”的愿景就多了幾成勝算,。
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在其旗下進口電商平臺天貓國際上,,幫助外國零售商開設店鋪,,但成效并不大。據網易報道,,平臺上的五千多家品牌和650家商戶,,只有30家年銷售額超過一千萬元人民幣。不過該平臺的運行也有了一些轉機,,去年入駐的好市多在運營的第一個月銷售額超過了四千萬元人民幣,。托國內市場強大消費力的福,這一次馬云的推銷或許能成功,。
與此同時,,強大的消費力也吸引著亞馬遜等國外電商進軍中國市場。盡管阿里巴巴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后,,市值超越了亞馬遜,,但阿里遠沒有勝利。從影響力上看,,阿里巴巴在中國的影響力和亞馬遜在美國的影響力相當,。
馬云說:“亞馬遜是一個購物網站,阿里是一種生活方式,?!辟徫锞W站式的電子商務在美國成功崛起,而阿里的“生活方式說”則包含了買家和賣家間前所未有的聯系,,或好或壞,。
如果馬云這次真的成功了,中國買家們和美國賣家們又會是一種怎樣的聯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