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世界杯這類盛事,,媒體都難免湊湊熱鬧,找些政商名人,、社會賢達說說足球,,填一下版面。這當然無可厚非,。問題是,究竟這些受訪者,,又有多少做了功課,,說起足球來起碼像模像樣,不會讓真球迷啼笑皆非呢,?
最近有報紙采訪港府一位局長,,談到世界杯,他說最討厭擅長團隊技術的德國隊,,因為“像機器人,,無靈魂”。我心想,,局長先生,,你究竟有多久沒看過足球呢?
說德國足球講究控球在腳,,皮球在不同球員間倒來倒去,,悶死對手,踢法刻板像機器人,,缺乏靈光,,但求一球小勝,甚至悶和以射點球淘汰對手,,這其實是七八十年代的說法,。
近年德國已出現(xiàn)變化,,如果大家有看德國聯(lián)賽,就知道如今的德國足球全攻全守,,大開大合,,攻防轉換率為四大聯(lián)賽之冠。尤其是克林斯曼和勒夫在2006年那屆世界杯改革的國家隊,,締造了所謂“快樂足球”和“仲夏的童話”,。如今德國隊踢法己經悅目了很多,甚至華麗了很多,。大家看首戰(zhàn)德國隊以4比0大勝葡萄牙,,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近年德國中場可謂天才橫溢,,進攻路數(shù)繁多,,推進節(jié)奏迅速,可謂無堅不摧,。穆勒,、格策、厄齊爾,、羅伊斯等,,被公認為踢法充滿靈氣的球星,最多只會被挑剔說缺乏傳統(tǒng)日耳曼鐵血漢子的陽剛和硬朗,。
所以,,局長先生的說法,相信只是基于過氣的刻板印象,,甚至是人云亦云,。
社會學有所謂“刻板印象”(sterotype)的概念,指我們往往因沒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某些人和事,,而以偏蓋全,,以一種概括、先入為主的看法以至想象,,來把人和事定型,,作為自己的認知。例如:
性別上的刻板印象:如“男主外,,女主內”,、“男孩讀理科,女孩讀文科”,、“男性剛強,,女性柔弱”等;
性傾向上的刻板印象:如“同性戀者都是娘娘腔”等,;
外表上的刻板印象:如“戴黑色太陽鏡,,文身的,,都是黑社會”、“肥的都是有錢人,,瘦的都是窮人”等,;
職業(yè)上的刻板印象:如“護士都是女人”、“經理,、首席執(zhí)行官等管理階層都是男人”,、“老板都是傻逼”等;
地域性的刻板印象:如“洋人都不顧家”,、“洋人都性開放”,。
所以到了世界杯,很多人也一樣因為沒有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足球,,又要湊熱鬧,,“人說我也要說”,便會出現(xiàn)類似刻板印象式謬誤,。
又例如,,本屆另外一個刻板印象式謬誤,就是至今仍有些人云亦云之輩,,說支持巴西是因為喜歡它的桑巴足球,,踢法秀麗,進攻如水銀瀉地,。其實這也只是基于對2002,、1998,甚至是1982年那些巴西隊的過氣印象,。
大家看看這支巴西隊有哪些人踢前鋒,,除了較有天分,、踢法乖巧的內馬爾,,是浩克和弗雷德這類腳法一般的大塊頭。浩克英文名是Hulk,,剛好與電影《綠巨人》的主角同名,,兩人外形也十分接近,浩克也是類似的肌肉男,,踢的是沖撞型,、坦克式打法,完全不是傳統(tǒng)細膩的桑巴足球,。
事實上,,本屆巴西隊,并非如過往般擁有天才橫溢的進攻中場,,又或無堅不摧的前鋒,,反而是防守型中場人才濟濟,。
很多人都批評英超球隊切爾西踢“大巴足球”(停泊一輛大巴在本方球門前,形容集中人手打防守),,但其實切爾西的一條中場線,,威廉、拉米雷斯,、奧斯卡,,再加上中堅大衛(wèi)魯伊斯,都是這支巴西隊的正選,,試問巴西又會踢得有多進?。扛螞r,,除此之外,,費爾南迪尼奧、古斯塔沃,、保利尼奧等巴西主力,,一樣都是防守中場。
所以,,說巴西踢的是桑巴足球,,至少在本屆,也只是一種刻板印象而已,,就如說德國踢的是機器人足球一樣,。
從世界杯到日常待人處事,我們是否也要盡量避免犯刻板印象式的謬誤呢,?